嗟乎苕文!昔与同人翱翔京雒[2],入则接席,出则联镳[3];睥睨时流[4],上下千古,意气何盛也。自鄢陵读礼[5],颍川引疾[6],周量、家兄[7],同时出使。弟既风尘憔悴,凄怆一江一潭[8];兄复放废支离[9],退归吴苑[10],又何衰也。
昨者芜城暮雨,官客孤檠[11],相见悲喜[12],真如梦寐。尔时旧愁新感,触绪纷来;对此茫茫[13],百端一交一集。窃思百年之中,良会有几?毋论旧游去散,不可复得;即如此夕,剪烛听雨,共话长安旧事[14],老父稚子,欢若一家,岂非人生极乐?而今风一流人远,伤心事多,人孰无情,独能堪比!
嗟乎苕文!忆弟客秋病卧羼提阁中[15],几殆者数矣[16]。病中百念灰冷,所不能忘者,自老父母一之外,惟诸兄暨吾苕文周量数子,惧不得复生相见,则愿来世得为眷属。今世之指天誓日,号称朋友者多矣,恐合离死生之际,缱绻缠一绵[17],如吾两人者,未必多也。卜邻洞庭之约[18],数载于兹,灵威丈人实闻斯语[19]。此闻欲裁去李官[20],深惬麋鹿之性[21],便当一瓢一笠[22],从吾兄于七十二峰之间[23],此愿不遂,为当奈何!
注释:
[1]汪苕文:汪琬,字苕文,号钝庵,一江一苏长州(今苏州)人。顺治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清肛散文家,着有《钝翁类稿》。[2]京雒:本指洛阳,东周、东汉曾建都于洛阳,此指北京。雒,同“洛”。[3]出则联镳:出门则车马相联。镳,马衔,欲称马嚼子。连同上句是说同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4]睥睨(qìnì僻逆)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看不起人的样了。时流:世事流俗。[5]鄢陵:指梁熙,字日缉,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官御史。读礼:《礼记曲礼》:“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古人父母去世,则辍业居家读礼经。[6]颍川:指刘体仁,字公㦷。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官郎中,能诗。引疾:因病辞职。[7]周量:指程可则,南海(今广东南海)人,官郎中,能诗。家兄:指王士禄,号西樵,官员外,能诗。[8]凄怆(chuàng创):凄惨。一江一潭:《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一江一潭。”一江一潭,即一江一岸,一江一,反映沅湘。[9]放废:被罢官放归乡里。支离:分散。[10]吴苑:又称州苑,在今苏州,是汪琬故乡。[11]孤檠:孤灯。檠,灯架。[12]相见悲喜:久别相适又悲又喜。[13]茫茫:渺茫的人生。[14]长安:唐朝的国都,此代指北京。[15]羼(cān参)提阁:王士祯的书斋名。羼提,出自佛经,是说一个有忍耐性的人。[16]殆:危、死。[17]缱绻(qiǎnquǎn遣犬):感情深厚难舍难分。[18]卜邻:择邻,选择居住的地方。洞庭:山名,在一江一苏省太湖中。[19]灵威丈人:太湖神名。[20]比闻:及至听到。李官:即理官,掌狱讼之官。此指王士祯任刑部尚之官职。[21]深惬(qiè妾):非常满足。麋鹿之性:谦称自己野散本性。[22]笠:竹编的帽子。[23]七十二峰:太湖有七十二峰,汪琬隐居于洞庭峰。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论诗创“神韵说”,以“不着一字,尽得风一流”为诗的最高境介。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早年作品清丽华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澄淡。擅长各体,尤工七绝。所为古文,天姿朗悟,自然修洁。王士祯在当时负有盛名,门生甚众,影响很大。着有《带经堂全集》。
这是叙朋友之间深情厚意的一封信。
首先回顾朋友翱翔京雒、睥睨时流的盛况和四处分散、风尘憔悴的衰落,一盛一衰,大处着笔,对比强烈。接着追幺芜城相见、亦悲亦喜的复杂感情。离情别绪,剪不乱,理还乱,忽而相见欢乐,忽而离别惆怅,前后跳跃,参差错落,思路难寻,表达细腻。最后进一步写二人一交一情的深厚。先用世俗所谓朋友,当面指天誓日,亲近异常,转身你张我李,情同路人,以此作衬托,说明自己同汪琬的友情死生不渝,人间少有。然后抒展情怀:一旦能辞去官职,便和汪琬一同隐居太湖洞庭山中,然后“此愿不遂,为当奈何!”笔意婉转,余味无穷。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