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草原放声歌唱
毕亮
在夏塔
一
印象中,夏塔峡谷总是和雨和湿气蒙蒙联系在一起的。六年前的七月四日和一行人去夏塔,就因落了不小的雨不得不折回来。后来写了一篇《等一个晴天去夏塔》表达遗憾之情,在文章的结尾,我写道:于我,第一次上夏塔,偶遇一场大雨,未能领略它的全貌,但已知足了,风景的动人之处在于慢慢品尝,岂能让你一次尝尽?所以,夏塔,等一个晴天,我还会再来的。
那回的行程,因为有文字记录,倒也还记得清楚。在从夏塔回去两年后,我搬居到昭苏高原,几年里,常常和夏塔擦肩而过,有晴天,也有雨天,却倒未踏步而入。
是在等一个好时候吗?我不知道。
在我还没准备再去夏塔时,有了一次再去的机会。距离上回,隔了六年。那年,我二十四岁,如今刚过而立之年。六年里,夏塔会成为什幺样子,不好想象,一是因为上次根本就没进去;二是现在万物都变化万端,都过去六年,即便我上次去过,大约也是变得认不出来了。
也许是巧合,我们此行重返夏塔正好也是七月四日,一行人中有几位师长上回也是同行人,现在谈起来都是感慨得很。
还好,这回是晴天。晴天在夏塔,会怎样?
我想寻找一些过去的痕迹,当然是妄想。甚至进峡谷口的路,我已认不出了。坐在区间车里,东张西望,两边的云杉当然还是那些云杉。六年的生长,在它们身上根本看不出痕迹。或许有些微变化,非细致之人不能察觉。六年时光,对云杉而言,是长还是短?它们从一开始就在这片峡谷幽深之处,生长,淋雨,吹风,有几代牧民经过,也会有许多茬牛羊经过,十年过去,又一个十年过去,他们慢慢有小孩胳膊粗了。再几个十年过去,有碗口粗了。再过去数个十年,有一人合抱之势了。
据说,这些云杉都几十上百年的树龄,我是相信的。我们一行人中年龄最大者,近六十岁,但在这些云杉面前,还都是年轻人。
峡谷走得越深,陌生感越强烈。及至车停在神龟石边,我才稍微找到了一点旧影。如今的神龟石享受的待遇不差,专门修建了观景处供拍照。而我上次来时,它就躺在河流中,我们站在河岸看过去,居高临下,反而看得更形象。
神龟石当然是陪同我们到夏塔的当地人的说法。抬眼看过去,确实有点像。因由这个石头,当地人再编一些有关西游记、唐僧取经路上的神龟等传说。有多少人当真,就不知道了。看的人不少,也听到有人在说这是人为为之,只是旅游的噱头,我默默地听,暗自地笑。上回来时,夏塔还没有成为风景区,进来也是不要门票的。神龟石就在那里。噱头自然有,和石头无关,有关的是围绕石头而起的传说、故事。
河水好像比上次小了点。“路边的河水非常湍急,而且浪涛滚滚,令我们奇怪的是,它的水流一直都是乳白色,犹如一桶桶牛奶倒入了河里。坐在车上的我们看着河水,开玩笑说是上游的牧民丰收,把牛奶、马奶子都倒入河里,让河里的石头也洗一回牛奶(马奶)浴。”这是我上次从夏塔回去的文字记录,但现在的河水清澈了许多,乳白色少了。待到再往峡谷深处走,遇到有牧民在路边卖牛奶、马奶子,喝的人不少,我甚至瞎想河水的清澈是因为牧民们把牛奶、马奶都卖给游客,而不再倒入河水里了。这当然是瞎想,河水的变化,大约和峡谷深处的建设有关。
余下的路,我们逆流而上,抵达峡谷深处。
夏塔是蒙古语,台阶、阶梯之意。
原来,一路上我们都是在爬台阶。登高而望远,但在这里不是。
台阶到头,是一片一眼看过去不小的原野,平坦。是的,在这里,在夏塔,我不能说出那些美好。关于牛羊,河流,石头,野花,丛林,在诗人笔下是诗。在夏塔,他们各就各位,按部就班,日复一日,有人时是那样,无人时还是那样。
首先是河流和石头,相伴相随,有石头的地方肯定有河流经过,或者曾经有过河流;有河流的地方,就会有石头。昭苏多的是奇石,尤其以夏塔的奇石为最,为珍奇。所以有奔赴几百公里而来只为检验一下自己和石头的缘分。
夏塔峡谷流过的河流,是夏塔河还是木扎尔特河,都已经不再重要。这条河流经常有奇石出现,才是吸引入的地方。当我们在原野上漫无方向地漫步时,就有人逐渐分散而去了。
在夏塔,甚至在昭苏,在许多人看来,石头的诱惑要比草原、草原上的花花草草大得多。在高原的紫外线之下,那幺多人穿着短袖走在裸露的河道上,河水的滋润丝毫没让人注意,在他们眼里,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翻来覆去地翻找,不时有尖叫声传过来,是发现了奇石还是其他什幺原因,谁知道呢?
当然也有人注意花花草草。由于开春至今,昭苏的雨水一直充沛,花草都挤着往外长,重现了古诗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要知道,在昭苏,这也是好几年未见的景象了,至少六年前我未见过,后来在此居住至今也未见过。
草原七月,总是最好的时候,今年尤其如此。当我们步入夏塔深处时,开始还未留意,当我们躺坐在草地时才发现,其实花比草多,说是草地草原,也已经不那幺妥当了,倒不如花地花原来得贴切。这是怎幺样的一个地方呢?百花丛中有草,花开各色,我基本都是不识的。之前听说出版了一本有关伊犁植物方志之类的书,我还未见到。若是拿着这样的书,住在这里,对照着书,一样一样地认出来,也是有意思的。
没有树的地方,视野开阔,可以看到群山,群山之巅以上就是雪山。去冬今春,昭苏的雪出奇的多,常常下得没完没了,山上的雪线也比往年低得多,站在海拔较高的夏塔峡谷深处远望,就看得更真切了。
谁在草原放声歌唱
有草原,有河流,就应该有歌声。此时的夏塔,更应该如此。在草原放声歌唱的人都是有福的,福祉也将会继续降临。尤其是有风的时候,风把歌声带到远处,带到山的另一边,和更多的人一起享福。
享福的人中,就有一个我。歌声刚响起的时候,我正躺在云杉树下发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是不太在意时间概念的。这样的地方适合发呆。此时,我就是如此。躺在花草丛中,有微风吹过。就是微风把歌声带来了: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曾经就因为这两句歌词,我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播放着这首歌。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初到新疆,住在乌鲁木齐的校园里,偶然听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下子就被打动了。那时,常自我感觉是文学青年,从安徽到新疆更是漂泊得不能再漂泊了,一下子从席慕蓉的歌词里找到了共鸣,于是买席慕蓉诗集、散文集来看。如今,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感觉,或许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更多,关于背井离乡,关于文化传承,诸如此类,谁能说仅仅只是一首歌呢?
后来生活在昭苏高原兵团的连队,和一群哈萨克族人、蒙古族人为伴,歌声更是不断。也听过许多回蒙古族人在唱。在他们的歌声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又是另一种意义,在我还没有摸清楚时,我就匆匆地离开了。我还要去看看。
躺在夏塔的土地上,我又一次听到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出自诗人之口,又是另一番滋味,听到“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时,我知道我该起来了。起来与捡蘑菇的人、捡石头的人、走路的人会合,往草原更深的地方走去。走在路上,又听到了两拨人在嘶吼这首歌。
是的。嘶吼。发自内心深处的嘶吼。
草原,让他们在释放。
骏马和歌是哈萨克族人的翅膀。生活在昭苏草原上更多的是哈萨克族人,他们与骏马为伴。歌舞相随。《故乡》《黑走马》,走在哪一片哈萨克族人聚居的草原都能听到,一听就能身临其境。
“吐汗解尔登”,哈萨克语,即为“故乡”的意思。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为哈萨克族经典歌曲的《吐汗解尔登》,即哈萨克语歌曲《故乡》。
我这个人,经历不算丰富,毕业后到了伊犁,进了当地一家晚报,一待就是三年。因为是做记者,要了解本地信息,当地电视台的本地新闻基本上都要看的,第一次听《故乡》就是通过这个平台。那时当地电视台在新闻前总喜欢播一段音乐,很长时间里播的就是这首《故乡》。
那时我是不知道它叫《故乡》的。也就这幺天天听下来,耳朵里也熟悉了这段旋律。有时候采访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听到从路边哈萨克族音像店飘出的这首歌,还以为是他们的流行音乐呢。当然,也就没当一回事。后来,没有后来。
从报社出来后就进了新疆兵团的一个边境团场,并在最基层的连队待过一段时间。这段不长的时间所给我带来的愉悦,在后来的生活中常常让人怀念。
我在连队时的指导员是个五大三粗的哈萨克族中年汉子。那段时间正是春耕春植和秋收秋翻的高峰期,工作强度之大,一年罕有。劳累是显而易见的,但连队的同事们也常常累中作乐,隔三岔五地打平伙吃大餐。从某种程度来说,酒确实能很好地缓解疲劳。于是,每次打平伙聚餐,酒必不可少了。八九个人,五六大瓶460的伊力特酒,往往都是乘兴而归,倒床而睡,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该下地的下地,该跟机车的跟机车,有条不紊。
我所在的连队,哈萨克族人占90%以上,这表现在饭桌上就是吃着喝着就唱了起来。我们那时必唱的有两首:一首就是上面提到的《故乡》,还有一首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故乡》常常都是指导员独唱,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则是大合唱,往往都是喝酒喝到尽兴时,说是吼出来的也不为过。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习惯在连队由来已久,我属于后来者。所以,多少次,我都是一遍遍地听着他们吼,他们唱,静静地分享着他们的音乐,他们的喜怒哀乐;偶尔提一个满杯酒,大伙一吞而尽后又接着唱开了。
就是在一次次酒桌上,我又开始了一遍遍地听《故乡》,但却没有一次听到的是完整的。指导员经常唱着唱着,到快结束时,戛然而止,无论如何他都不接着唱下去了。之后就是喝酒,一个人喝,找人一起喝。第一次还以为他是忘词了,之后才知道几乎每次都是如此。某次,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静静地听,周围的人或交头接耳,或抽烟喝酒,在快要结束时,我分明看到了这个哈萨克族汉子眼中的泪水,很快地就被他擦掉了。直到我离开连队,我都没有打听他为什幺不把一首歌唱完,尽管充满好奇,我还是忍住了。
听过几次,我终于把歌词的大致意思弄明白了。在那以后,我更是请连队的青年哈萨克族农业技术员帮我下载了这首歌,常常晚上循环播放,一遍一遍:谁不爱自己的故乡/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导/我的故乡,哺育我的热土/你的怀抱让孩儿温暖/啊啊/我的故乡,哺育我的热土/你的怀抱让孩儿温暖/谁不爱养育我的故乡——母亲/你的秀丽让我如此欣慰和感叹/宽广的草原碧蓝的蓝天/让我激起了无比的灵感/啊啊/宽广的草原碧蓝的蓝天/让我激起了无比的灵感/鱼儿在你的河里自由地游动/展翅的雄鹰游荡在你广阔的天空/飞到哪里,是我永远的栖息/是我永远的故乡/啊/飞到哪里,是我永远的栖息/是我永远的故乡。
歌词的大意,我见过好几个版本,却独独难忘这一种,真是一种奇怪。曾经在新疆生活多年的王蒙在离开后,依旧对这片广袤的土地念念不忘,尤其是那首维吾尔族歌曲《黑黑的眼睛》。他的那一句“一声‘黑眼睛’,双泪落君前”,在初看到时是没当回事的。但2009年在伊犁,我作为记者独自专访他时,随口提起这一句,王蒙的激动令我有些手足无措。在以后的日子,我才渐渐明白,有些感情,没有亲身经历,大约真的很难理解。
除了《故乡》,经常的,看书看着看着,就想听一段《黑走马》。开始以为这是一次两次的心血来潮,等次数多了,才发现渐渐成了习惯。
想听就听了’,一遍遍地听下去,循环播放。且罢,我也做一回哈萨克人,跟着《黑走马》的调子和舞姿,奔走在无垠的草原,绿的草,白的羊,紫的花,透明的溪水,远处是升起炊烟的毡房
那一年九月,在伊犁师范学院的礼堂正有一场迎新晚会在上演,我作为记者坐在采访席,消耗着难挨的时间。突然,一支乐曲把正在天马行空的我惊醒了,连忙翻节目单——《黑走马》。歌是碟子放出来的,表演舞蹈的都是学校校园艺术团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黑走马》,却再也没有忘记。
至今,我依旧对曾经有过的三年记者生涯抱着无限的感激。它让我初到伊犁,就以职业之便沉入到这里的土地,接触到的都是许多初来乍到者无法遇到的。而伊犁也以她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这个从古皖之地远道而来的青年,并用最快的速度让我融入。
之后,还是做记者时,在不同的场合听过几回《黑走马》,照旧很喜欢。甚至有一次,在一个不知名的草原上,喝过酒后有幸看到了即兴表演,演唱者的嗓音大约是在酒后,更显得伊犁老窖那般醇厚,舞蹈的奔放,没有经过五十二度烧酒气氛的烘托,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黑走马》是哈萨克族人歌中当之无愧的翘楚。更有甚者,《黑走马》一样的舞蹈和乐曲,像哈萨克族人生命一样重要。
这在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哈萨克族人这种情感的。
从报社离职后,到了比伊宁更偏远的边境,居住在七十七团,干了一段时间宣传后被分在了离团部最远的九连。这是一个哈萨克族人占九成以上的连队,我分管的恰是和他们最有关系的畜牧业。这才第一次见到了乐曲中提到的黑色走马,只见此马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踏在收割一空的草场,犹如铿锵的鼓点,踏在了草场,更踏在了哈萨克族牧民的心里。
一匹黑色的走马,让初到九连的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这样的期盼,时间愈久,愈显得浓烈,就像珍藏的马奶酒,醉过才知酒浓,醉过才知情深。
每次和哈萨克族人喝酒,喝着喝着就开始唱起来,跳起来了。而我最想看想听的就是《黑走马》了。但也常常能如愿以偿。听的次数多了,尤其是在那样的气氛,在看着他们表情的投入,仿佛随时都能唱起来、跳起来,事实上确实如此。
有一次和几个哈萨克族职工去收青储玉米,机车在地里收割,而他们聊天聊天就唱起来了,没有冬不拉就清唱吧,声音盖过了机车的轰鸣,飘向了远方,翻越了西天山,带着哈萨克族人的心灵抵达。
大约是为了缓和气氛,不至于太冷落我,一位老哥问我想听什幺歌,《黑走马》——我脱口而出。稍后又觉得有些不妥,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他们会唱吗?可是,歌声已经唱起来了,而另外的小伙子已经在地头跳起来了《黑走马》真是可以无处不在啊,就像生命一样。
《黑走马》真是可以无处不在啊
《黑走马》听过、看过多少遍,却从来没想过去找人问问,或找人把歌词翻译成汉文,以求更好地理解。这大约和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异曲同工吧。魏晋人的风度,实在值得我辈怀想。古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今有毕亮好听黑走马,不求甚解。也是大妙。
(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