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听话间

时间:2017-04-26 11:27:41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去点化一个恶徒:你不能杀生,杀猪变猪,杀狗变狗,即便杀了蝼蚁也会变成蝼蚁……听者心有所悟,接口道:那我还去杀人吧。观音晕。

这纯属笑话,真若如此,观音还不拿柳枝一抽一死他?然而,这并不代表现实生活里不会闹出类似笑话:俩小偷偷人保险柜,主人发现后紧追不舍,追到时,小偷正吃力抬着笨重的保险柜逃跑呢。警察问:知道为什幺抓你们吗?小偷答:知道,太重了,跑不快!

说话是人嘴主要功能之一,但话语所表达意思并不是嘴巴能够决定得了的,操纵它的还是人自己。很多情况下说话是门学问,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起来,也可以把人说跳起来。当然,听话同样也是“学问”,能够听明白话外之音,才算真正听懂了别人的话,用点心,还会从“正话”中听出相反的意思,或者从“反话”中听出“正”的意思来。

逢年过节为了表示领导关心困难群体那照例是要组织送送温暖的,于是舆论尽情渲染被送的人多幺多幺困难,领导送一壶油,一袋米面,一床厚被真如雪中送炭多幺多幺及时。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想,这点东西过年过节救救急倒也说得过去,吃完了以后又吃什幺?尤其是看到去年今年慰问的是同一困难户时,这种疑惑更加强烈。自然,这时候必定会有个贫困户代表对着镜头感激涕零地说感谢某某领导过年过节还亲自来看我们云云。细想想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是某某领导平时根本就没功夫来这种地方走走?

开会,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到什幺地步呢?多得已经如同“国民一党一的税”。而且,即便是居委会开会,也无不是“一团一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比较而言,国外议会一开会就吵嘴,有时候还动手打架,茶杯鞋子齐飞,于是我们的媒体就播特写,很多人看到了这种镜头往往感叹人家不成体统。但不知想过没有,人家这种会议是与会人员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呀,总归比投票举手、通过鼓掌真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前些日子,央视播了一条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新闻,西南某直辖市一位官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规定一些岗位必须使用本地农民工,不能用外地人。这可是作为“正面”的报道出现的,但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心里头有些怪异,总觉得有问题,直至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有问题,说轻点是地方保护,说重些这不是“画地为牢”又是什幺?如果别的地方也以你为榜样,同样限制该市农民工就业,是不是也是“先进”事迹?公民在自己国家有迁徙、居住、工作的自一由,该官员有什幺权力剥夺他人的这种法定权利,而央视居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要为其张目,岂不同样令人难以理解?

有个年轻人在乘公共汽车时扶起了一个跌倒在地的老太,并送往医院。后来这老太“发现”就是小伙子撞倒了自己,为此双方几个月来一直缠扯不清,老太一纸诉状将小伙子告到法院。法官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于是法槌一敲,判定小伙子败诉。理由是:按照常理推定,你们既然非利益关系相对方,不是你撞的人你为什幺要送她到医院,而别人怎幺不送?这般断案着实了得,是人都会百口莫辩,任你将雷锋找来,他也得认栽。

法官的话无疑是“公正”的,其实也在直截了当告诉人们,跟你不相干的好事你不要做,做了你倒霉。还有一层意思是,撞了人有本事你就跑,今后按“常理”推理时,你也可以说:我之所以跑,那是因为不是我撞的,否则我跑啥?

写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听话听音其实也很不妙,人的心情会因之被搅得乱七八糟。

来源:博客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