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远去了吗

时间:2015-07-28 10:28:29 

在连续暴跌之后,中国股市终于在7月9日开始止跌反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就此远去。

似乎很难说到底是救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是市场自发出现的反弹,在连续暴跌之后,大多数股票的价格已经被腰斩,甚至更多,仅从技术面来看,也已经构成了足够的反弹理由。暂时的恐慌虽然已经过去,但并不意味着股市的未来又重新迎来一片光明,至少和今年上半年相比,曾经势如破竹的涨势恐怕很难重现。

从资金面来看,尽管在这次救市行动中央行对证金公司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但这只是应对危机之用,不可能用来推动整个股市上涨,股市的持续上涨,最终还是需要市场化的资金,这一轮股灾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消灭了大量的高杠杆资金。在高峰时期,场外配资规模一度高达1万亿元,此次证监会全面清理场外配资入场的渠道,虽然很难就此完全杜绝场外配资,但是要想像股灾前大规模重新入场可能性已经不大。即使是合法合规的券商融资业务,恐怕短时间内也是很难重现辉煌。6月18日,沪深的两融余额一度创下过2.27万亿元的高峰,但是股灾之后,仅仅14个交易日,两融余额迅速下降了8000多亿元,占比接近四成,在经历了此次暴跌之后,投资者对于杠杆的运用将会慎之又慎,如果这一轮反弹还能持续,不排除还会有前期被套牢的融资盘陆续解套卖出,两融余额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支持本轮牛市行情的重要背景,从下半年来看,宽松的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在这一次股灾爆发之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虽然没有明确转向,但是已经开始让市场有所猜疑。不过随着这一次超预期的股灾爆发,央行货币政策迅速重回宽松。本质上,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跟随股市的脚步,由于这一次股灾的破坏程度超出预期,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得不有所调整。某种意义上看,央行此次实施“双降”,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宽松空间,对于下半年央行的宽松尺度是否还能继续扩大,可能不宜抱以过高的期待。

从5月份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开始出现微弱的复苏迹象,一些关键指标开始缓慢触底,5月份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回升至50.2%,虽然相比4月份的数据只是上涨了0.1个百分点,但这是近6个月来的首次回升,6月份的PMI和5月份持平,保持在50%的荣枯线之上。5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比3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增速加快。投资和消费增速均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宏观基本面的好消息,对于股市则有可能是坏消息,本轮股市的启动,原本就和基本面无关,更多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杠杆资金所驱动,宏观基本面回暖,则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的好日子越来越短。最新公布的6月份CPI同比上涨1.4%,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和5月份1.2%的增幅相比已经开始出现回升,如果将来CPI继续保持回升态势,这将进一步抑制央行继续降息的空间。对于股市而言,未来可能会面临这样一种糟糕的局面,央行货币政策不再宽松,但是基本面的改善又不足以提升公司估值水平。也就是说,从前的股市依靠货币政策驱动,长远来看势必会转向基本面驱动,随着货币驱动的力度越来越小,基本面驱动的力量又不足够强劲,这可能会使得公司股价上涨面临现实的估值压力。

在经过本轮股灾暴跌之后,虽然很多公司股价被腰斩,但从估值水平来看,其实也难言便宜。截至7月10日周五收盘,沪市的市盈率平均为19倍,如果扣除市盈率很低的银行股,其他大部分非银行股的市盈率仍然在30倍左右。深市市盈率则高达45倍,其中深市主板市盈率29倍,中小板55倍,创业板依然高达90倍。如果说在牛市的上半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高杠杆资金足以完成半场牛市,并不需要太好的业绩就能够支撑高估值,那么在经过本轮股灾之后,仅仅依靠货币牛和杠杆牛恐怕已经不够,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的改善又不足够强劲,届时估值压力可能会浮出水面。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9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