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乐器(3)

时间:2015-09-29 16:31:53 

“银苹果”的出现给之后的音乐人提供了一种参考式的模板,他们在表演中融入了更多嬉皮时代的久远的记忆,即便是在今天,由计算机与软件所主导的音乐世界中,西米恩·考克斯(Simeon Coxe)仍然乐意使用那些半世纪前的自制设备,制造大功率的、共振与共鸣的原始电子乐声响。

1971年,合成器音乐先锋沃特(现名温迪卡洛斯)所创作的库布里克电影《发条橙》原声,一度被编年史者认为“模拟合成器平民化的开端”,他利用管弦乐编配了具有磁性的低音合成,“没有人能说出那究竟是一种什么声音”,在音乐家看来,那种邪恶、富有预言感的冷冰冰的声音,把未来的概念成功地注入到年轻人的情绪中去,与钢筋水泥一道,刻画出“未来精神”与“时代暴力”美学。事实上,早在1968年,他便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张全程使用模拟电子合成器演奏录音的古典音乐专辑《带电的巴赫》(Switched-On Bach),这张专辑被看作电子音乐的开山之作。

与此同时,来自德国的“发电站”乐队的全球巡演,也开启了合成器运动的篇章。1975年,这些被称作“火箭科学家的孩子们”涌上了英国舞台,让喇叭裤、吉他技巧垄断的不列颠,遭遇上西装革履、一动不动的四位“合成器手”。他们在舞台上,犹如穿针引线一般操弄着各种不知名的设备、盒子。在演出结束后,OMD乐队成员冲进休息区,向“发电站”乐队成员高叫着:“你们展示了未来,电气化的音乐时代来了。”

很快,英国“无政府朋克”随即大规模转向合成器音乐。70年代的合成器非常昂贵,有些模拟模块竟达到一栋房子的价格。1977年,“未来乐队”以一款名为Korg77s的合成器录制专辑,在乐队成员看来,键盘合成器的发明,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在朋克出现时,你至少还要学会三个和弦,才能向Clash一样真情演出。当合成器出现在舞台上时,越来越多的乐手,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上台嗡嗡上十几分钟。”

由合成器演变成的音乐工作站缔造了“伟大的一人乐队”。1982年,电影《第一滴血》的主题音乐就是杰瑞·高斯密斯(Jerry Goldsmith)一个人用一星期的时间制作出来的。科技的进步宣告了平民化合成器的诞生。日本品牌的出现,让市面上多了一些选择,最终,合成器降至“比吉他还便宜的价格”。80年代初,雅马哈公司出产的DX-7型电子合成器,被视作合成器发展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亦被视作模拟合成器的终结,不到10年的时间里,模拟技术被相继替代。“苏维埃·波普”成立于北京,由李维思和李青组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实验合成音乐小组。在寻找新型发声装置的时候,他们一同将目光投向模拟合成器,他们将克鲁斯特迷幻电子脉冲与“银苹果”曲折的幻觉极简主义相结合,创作出被称作“振荡器朋克”的“振荡量声音歌曲研究”。他们认为,模拟合成器的乐趣不限于“音乐本身”,这种创作几乎推翻自己的惯性思维。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9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