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有难莫怕难

时间:2016-12-27 16:35:38 

旁白: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名叫张军的男人,讲述他从未婚、已婚、离婚、再婚中所发生在他身上或身边的人和事的经历。 第一章:未婚男人 决择 张军出身在湖北省某贫困村庄,自幼家境窘迫,姊妹很多,家中排行老大。父母目不识丁,但他们思想开放,仍然给予孩子们上学的机会。小张军上学了,父母常常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因为他是父母的希望,弟妹们的依靠,所以小小年纪的张军不断地努力学习,成绩拔尖,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与自豪。 转眼间到高考年龄了,他以最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这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时也给贫困的村庄带来了荣耀。当人们正为他庆贺的时候,张军遇到了麻烦,父母不让他继续上学。因为张军家境贫寒,父母还要供弟妹上学,没有经济能力再供他求学,要求他放弃学业,找份工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军不甘心,找到村长张大伯来帮忙。张大伯是位老村长,多年的村干部工作使他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那年寒冬腊月,贫穷村落更加显得苍白无力。村头刘嫂家的男人早去世了,只留下刘嫂儿子、小女儿艰难地生活着。好心的村长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帮助刘嫂的小女儿治好病。张村长还常常支助村里孤寡老人。张村长得知张军的父母因没有钱而要求孩子放弃学业时,多次主动地组织村委开会研究,动员村里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还不但向上级反映,向学校要求申请助学资金。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与支持,张军实现了继续求学的愿望,踏上了求学之路。 远行 临别时,那场景让人们既羡慕又辛酸!年老的父亲驼着背,一边抹泪,一边挥手,母亲在弟妹们的搀扶中早已泣不成声。在村长的带领下,乡亲们都来送行。张军是村里的头一名大学生,是村里人的骄傲,村长嘱咐他要好好学习,为村里人争光。张军带着村长与乡亲们嘱咐、父母的期望,一步一回头,喉咙哽咽着。男人有泪不轻弹。他坐上一辆手扶拖拉机离开了小村庄,踏上了去北京的征程。 家乡的美景很快消失在眼前,但在火车上的张军心潮起伏。到了用晚餐的时候了,车上的旅客有的选择了餐厅用餐,有的自带了干粮。唯有张军与众不同,他从背包里拿出妈妈做的炒米、煎饼,还有乡亲们送的茶叶蛋和干馒头,漫不经心地吃着。他想起了站在村头送行父母的嘱咐,弟妹们、还有乡亲们那张既熟悉、又充满期望与羡慕的目光。不知不觉眼角湿润了。 骚动的人们都用完了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张军把没有吃完的食物又重新装回了自己的背包里。然后又毫无目的地拿出一本外语词典,要是平时他一定会津津乐道地诵背起单词来,可是今天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让自已的情绪稳定下来,他只好拿着外语书翻过来、倒过去。车厢里张军的左边坐着一位男青年,他中等身材,身着一套运动服,脚底下的白球鞋看起来既干净、又清爽。张军的一切表现,那男青年尽收眼底。因此那男青年满面笑容地走到张军身边坐下,开始自我介绍,名叫刘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大二的一名学生。张军听后异常兴奋,并告诉刘洋他是去清华大学报到的新生,名叫张军。一路上,他俩谈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目的地——北京。 求学 张军在北京清华大学念的是计算机专业。几年当中,那位名叫刘洋的师哥不断地在学习、生活方面帮助张军。经常带着张军勤工俭学。张军在四年的大学中,节假日从没有清闲过,不是卖报,就是做家教,有时还帮别人送矿泉水。 有一年寒假,同学们都回家过年了,可张军选择留在了北京,准备利用寒假赚点钱贴补学费。他找到一份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活,送矿泉水的工作,这是一个卖力气的活,对于一个做惯了农活的小伙子来说,这不算太大的问题,无论多么辛苦张军都扛得住。天有不测风云,某日在他帮人送水的时候,明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了,不一会儿还刮起了狂风。正在送水的张军马上意识到快要下雨了,可还有几桶水未送完,他加快了步伐。天越来越暗了,风也越刮越大了,就在他送完最后一桶水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为了方便干活,出门时他没有穿过多的衣服,这时他感觉有点冷了,等他完成工作回到宿舍时,张军的身上早已被雨水淋得透湿了。换上干衣服,顾不得吃饭就钻进被窝里躺下了。躺着、躺着就觉得头昏沉沉的,全身无力,下意识的摸了摸额头非常的烫,应该是发烧了。宿舍里没有任何可以吃的药,考虑到第二天还要继续送水,他决定去医院治疗,可是张军这时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假期冷清的宿舍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他艰难的攀扶着墙来到宿舍值班室,在宿舍管理员刘大爷的帮助下才去到了医院进行治疗。 两天后张军出院了。住院这几天刘大爷不仅给他送好吃的,还不但地安慰和鼓励他:“想家了就到爷爷家去坐一坐。”刘大爷也是有儿有女的人,他知道张军一人在外是多么的不易啊!同时张军也感到天下的好人无处不在!此时的张军变得更坚强、更成熟了。张军既做到了好好学习、又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为了报答众人的帮助和支持,更加发愤学习,连年获得奖学金。几年的努力学习,为张军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涉职场 大学毕业后,张军留在了北京。由于他成绩优异,在招聘会上众多公司争抢录用,在多方面的考虑之下,他选择了其中一家公司。艰苦的求学使张军在北京初步站稳了脚跟。 工作中张军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公司中的小马跟他的关系甚好,张军干活很是卖力,对公司的活计忠心耿耿,同事们都夸他有前途。在一次设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张军遇到了难题,小马手把手地教他操作。在小马的帮助与支持下,张军很顺利地完成了开发任务。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张军的成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张军虽然一如既往勤奋、努力的工作,可是他对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他发觉老板不欣赏他,身边不如自己的人,反而混得比自己还好。有一次,小马透露给张军一则消息,公司需要开发一个新项目,项目组长将在同组的李华和张军之间产生,提醒他把握这次机会,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李华比张军早到公司几年,业务能力一般,但他为人较圆熟,擅长讨好领导,懂得拉拢同事。张军的技术很强,但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明白该如何才能让老板关注自己,他认为只要工作努力,踏实肯干一定会有机会出头。几天后,项目组成立了,老板宣布:李华任项目组长,张军为组员,并在就职会上对李华大肆表扬了一番。面对此情此景,张军感到委曲、沮丧,好像大学时梦想突然间破灭了。他消沉、他失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军的情绪渐渐的有了好转,他也在不断地反省自己,为什么老板不欣赏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差错?细心的小马经常安慰鼓励他,并且告诉张军:公司有很多员工,每个人都有成绩,老板不会在短时期里,发现每个员工的长处,别灰心,总有一天,老板会欣赏你的。 小马是个活泼大方、热情诚恳,非常漂亮的女孩。张军在小马关心和支持下,工作的热情又高涨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他常利用工作之便,跟老板、同行们畅谈自己对工作中的设想,并表示在工作中干出成绩来。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老板终于发现了张军的才智和能力,充分肯定了他的成绩,并给了他加薪和相应的职位。张军看到了希望、又朝新的目标迈进! 第二章:己婚男人 单身 张军的工作越来越顺心了,他所取得的成绩迎得公司老板和同行们的认可,他工作更加起劲。一个单身男人,除了工作,还要有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休假时常和同事一起外出游玩。张军从小爱好运动,参加工作后仍然坚持锻炼。他参与了公司组织的马拉松赛跑,还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各种球类,张军都爱玩。他做到了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广交朋友。\ 张军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读书、看报,也常常动笔写写文章,曾多次在报刊、杂志上露一手。时间长了,人们更加关注这个来自农村,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男人了。 恋爱 一次偶遇把张军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某一个周末,同事们有的加班,有的与朋友们爬山玩水。只有张军感到很疲俻,于是就留在了单身宿舍休息。休息之余,他感到很无聊,就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在外游逛,东瞧瞧、西看看。抬眼间,在某服装店门口巧遇同事小马。小马的身后站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小马立即开始介绍:指着张军告诉她的女友,这是我公司的同事,名叫张军。转身又告诉张军,这位漂亮的姑娘是我的好朋友阿芳。两人点头示意表示认识了。在小马介绍他俩的同时,张军打量好了这位名叫阿芳的姑娘。她二十出头,长发披肩,身材苗条。白净的脸上笑起来还显现出两个小酒窝。着一套紧身短裙,加上一双高跟皮鞋,更显得身材完美。张军把这一切都看到眼里,暗自兴奋起来。刚才无心思逛街的张军,此时此刻是多么希望陪在两个美女身旁。在两个美女的要求下,张军与她俩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说实在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张军的心里总不能平静,走着、走着,他便想起了一首歌曲“大坂城的姑娘”,歌中写道: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张军虽然出身在农村,但在北京生活了几年,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他开始喜欢上阿芳姑娘了。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女孩动心了。 张军常常以工作之便去找小马姑娘,其实有意思地去接近阿芳。陪她们聊天,做菜和小吃,每一次都要露一手。张军从小就跟妈妈学习做饭。农村条件差,吃不上好的东西,他学会了做饼:鸡蛋饼、葱油饼、千层饼……最受两位美女欢迎的就是千层饼。所谓千层饼,就是把一块饼做成许多层,一层叠着一层,煎出来的饼外酥内嫩,吃了使人回味无穷。小马和阿芳很感激张军,不仅能给她俩做好吃的,而且能给她们带来快乐。他们走得更近了,但张军的心思只有小芳更明白。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但张军始终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小芳,这种感情就要告一段落了。张军觉得自己失恋了,其实这叫一种暗恋。 张军所谓的一段恋情很快地结束了。失恋中的他情绪低落,工作也没有以前卖力了。整天无精打采的。某一日晩上,张军回到宿舍难以入眠,想从房间里找书籍打发时间,不料一张在大学时与刘洋的合照掉落在地。这时他想起了久别的刘洋,因当时太晚就放弃了打电话。第二天,张军拨通了刘洋的电话,并约他周末在某公园见面叙旧。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他们见面了,两人来了一个中西结合的握手与拥抱。 在公园里,张军和刘洋一边走,一边聊了聊分别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刘洋无意间的一句话,狠狠地刺痛了张军的心。张军:谈恋爱了吗?因为刘洋找了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上海姑娘,他俩正处在热恋中。军张低着头,不好意思地告诉刘洋自己失恋了。刘洋感到好奇地问:是被女孩甩了吗?张军把暗恋阿芳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刘洋。刘洋边安慰他,边给他传授谈恋爱的经验。 为了让张军早点从失恋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刘洋答应帮助张军相亲。刘洋出身在大都市,家境条件优越,步入社会比张军早,接触朋友的面较广。刘洋与女友商量,让女友的好友陈莉作为张军相亲的对象。陈莉也来自农村,通过自己的打拼,已在北京某家公司站稳了脚跟。 陈莉中等身材,齐肩的短发,白净的脸,看上去显得很精神。初次见面,两人感觉较好。一来二去,两人开始正式约会。两家公司相隔不远,工作之余,他俩常出入游乐场、商场、电影院……时间长了,他俩已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从工作谈到未来家庭的设想,还谈到了各自的父母,兄弟姐妹。 第三节:分手 陈莉要求张军去见她的家人,张军满意地接受了她的邀请。 第一眼见到陈莉家时,张军整个人呆住了,双层小洋楼,坐南朝北,庭院前偏左有一座人工的鱼池,占地约有100平米,初冬时节,池面结了一层薄冰,看不到里面的鱼是什么品种,但数量不在少数,楼房的左右及后面种满了各种果树,树上还留有北方特有的树挂,应该是刚刚下过了雨加雪。风吹过,树上的雪会簌簌的落下,整个院子看上去就像会动的风景画。陈莉的家在东北农村,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陈莉家本就不是贫农,现在更是过上了小康生活。 看到陈莉家的情况,张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女朋友家人待他很热情,老人也很和蔼,但张军总是觉得不自在。家境的差距让张军心里一直很忐忑,但想着自己和陈莉是真心相爱的,自己在北京也算是有志青年,虽不算成功,但比起一般人来,也算小有成就。晚饭时,张军当着老人的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将来要娶陈莉为妻。二老怕驳了张军的面子,没有明确表态,也没有直接反对。 很快到了返城上班的时间了。张军和陈莉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一路上,张军看到陈莉闷闷不乐的样子,心里早已猜出了几分,心疼地问起了缘由。陈莉偎依在张军的胸前有些哽咽着说:“我们分手吧!”陈莉原原本本把父母的想法告诉了张军,他们两家相隔太远,将来结婚后走亲串门也不方便,但张军知道,主要原因还是家境悬殊太大,陈莉又是个很保守的人,婚姻大事会听父母的,父母供她读书不容易,她不想给父母造成更大的伤害。张军是个懂事理的人,深知父母供儿女们读书不容易,他也能感受到陈莉想法,更能接受陈莉的决定。回到北京后,他俩再也没有见面,这一次张军真的失恋了。 第四节:结婚 张军真的感受到了失恋的痛苦。他要好好地反省自己,不能把精力放在谈情说爱上。趁年轻在工作上干出成绩来。天涯无处无芳草,他不断地在心里安慰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于是他跳槽了,调到了一家外企工作,他选择了做翻译工作。新的工作岗位使他暂时忘却了失恋给他带来的烦脑。常常跟随老板、同行们穿梭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时间长了,张军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成绩出色,常常迎得老板和同事们的赞许。 张军已经搬进了公司公寓。工作顺心了,生活更顺心,真是一顺百顺啊!时间过得真快,这时的张军快接近三十了,是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了,父母也盼望着早点抱孙子。公司的外国小妞蒙丽莎白很看好张军,平时在工作上、生活上,特别地关心他。蒙丽莎白很看重张军的才华与能力,特别欣赏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尊长护幼、取长补短。他懂得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因此,张军屡出成绩,得到蒙丽莎白的喜爱,她提出与张军谈恋爱。因为外国女孩的胆识同中国女孩是无法相比的。蒙丽莎白的坦诚相告,使张军有些胆怯!这毕竟是一次跨国际的恋情,他不敢尝识。尽管蒙丽莎白顾及张军的感受,但她还是大胆地与张军交往。蒙丽莎白从小就跟随父来到了中国,对中国的文化、风土人情,还有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掌握手中。她并不担心与张军组成家庭后所带来的种种麻烦。蒙丽莎白的坚持,动摇了张军的决心,她的真情打动了中国小子,他也不顾父母的反对,这段跨国恋情就拉开了唯慕 两年后,他们结合了,成了一对令人们羡慕的合法夫妻。婚后,他们除了拼命的工作外,利用休假日成双入对地频繁地步入游乐场、电影院、商场。无论走到何处他俩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几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取名叫丽莎。小丽莎的到来,给全家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她是张军和蒙丽沙白的爱情结晶,也是中西结合的宝贝。产假休完了,蒙丽莎白又要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了,小丽莎需要人照顾。他们除了请保姆外,还把张军的母亲从湖北老家接到了北京。 第三章:离婚男人 沮丧 张军的妈妈来到北京后,一切都不习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生活中她感到很累,一点也不自在。在儿子家里吃饭,夹菜还要用公筷,出门回家后还要换拖鞋……老太太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怎么可能知道大城市的人有这么多的讲究。她一生省吃俭用,炒菜放很少的油,有时咸了、有时淡了,她这一生以吃饱饭为原则,没有很多的追求。可是从小到大生活在大城市的儿媳妇能理解、能适应这一切吗?儿媳妇对婆婆的种种不满只能发泄在丈夫的身上。张军为难了: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妻子。一个大男人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他只有两边讨好,两边哄,张军只有一个目的:全家人能和睦相处。有些事情是不能靠哄能解决的。小丽莎常用尿布湿,可婆婆以节约为本,常把家里穿旧的衣服改成尿布。儿媳妇不需要告诉丈夫这件事,直接批评婆婆这种做法非常不好,而且语气较重。弄得婆婆非常委屈。张军下班后,回到家里看到坐在沙发上的母亲,正在默默地抹泪,还没有等张军开口就开始对儿媳妇一阵数落。作为儿子要为母亲讨回公道,过去的忍耐纵容了妻子的错误想法和做法,这次一定要制止妻子,以免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此时的妻子能接受吗?她想丈夫开始偏向婆婆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于是她第一次和丈夫吵架了,把心中所有的不满全发泄出来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是对那种做事没有信心,怕失败的人说的,同时也是激励人们求上进的话语。但是张军夫妇今天的行为很可能为日后的生活带来阴影。 小丽莎一天一天的长大了。白净净的脸,胖乎乎的小手,还有那圆圆的身体很惹人喜爱。尤其是她依呀呀学语的样子更让人好笑,全家人都围着她打转,她是大家的开心果。小丽莎依呀学语声和开心的笑声,并没有掩盖家里人的吵架声。婆媳俩常唇枪舌战,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张军劝说母亲暂时避开,离开了北京回到了湖北老家。尽管老太太有许多的不舍,但为了给儿子留下空间,只好忍痛离开儿子的住处。 家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弄得张军夫妇俩精疲力竭。婆婆虽然离开了北京,但频繁的争吵声已成了他俩的一种习惯。小丽莎越长越可爱了,为了给女儿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他们不愿意再吵了,实在也没有精力了,他们将争吵转为沉默,就这样相互折磨着。桥梁坏了可以修补,感情线断了就无法接上了。维系了几年的婚姻生活在冷战中结束。通过协议办理了离婚手续,小丽莎由张军抚养。由于工作太忙,张军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女儿,就把女儿送回母亲家里,让母亲帮助照看。这次冒险的婚姻,当初已遭到张军父母的反对,造成今天离婚的局面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张军婚姻的失败了,他再一次陷进了人生的低谷。 第二节:寻觅 离婚的男人,还得坚强起来,还要继续生活,继续工作。张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又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闲暇之余常与刘洋相聚,他们在一起一边谈论工作情况,一边谈论各自对婚姻的认识和感想。刘洋夫妇同情张军的遭遇,更多的是鼓励和安慰他,离婚不可怕。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他俩劝说张军一定要振作起来,幸福的大门永远朝每一个人敞开。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窗。勇敢的男人要做到:男人有难莫帕难!刘洋夫妇的一番话,让张军受益非浅,使正处在失落中的张军对婚姻又有了新的梦想和追求。 张军的女儿渐渐地长大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张军深知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艰难,他不想自己的女儿吃苦受穷,他要给女儿创造一切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把母亲和女儿一起接到了北京。 小丽莎在幼儿园里非常听老师的话,她与小朋友们相处很好,大家都喜欢她。张军因工作太忙,很少能抽出时间来照顾小丽莎,只能由保姆和奶奶负责接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小丽莎的妈妈常去看她,给她带好吃的,陪同她一起玩耍,到了休假日还带小丽莎去她的住处。小丽莎有了妈妈的疼爱,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可是,后来小丽莎的妈妈到幼儿园的次数越来越少,偶尔来几次,也是匆匆地离去,陪同小丽莎的时间非常短。因为小丽莎的妈妈再婚了,又组成了新的家庭。不久,小丽莎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小丽莎又多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小弟弟。她的妈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小弟弟的身上,再没有时间去陪小丽莎了,小小年纪的她非常懂事,再也不去妈妈的住处了。 小丽莎虽然年纪很小,但她觉得没有妈妈的陪伴和爱护,这是一件特别伤心的事情。因此,她在幼儿园里,情绪非常低落,再也没有看到她和小朋友们有说有笑了。看到其他小朋友们上学的时候,不是爸爸、妈妈的接送,就是爷爷、奶奶的照顾,可她只有保姆阿姨和奶奶的关心。每当放学的时候她总是躲在教室的墙角里,等其他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她嘟咙着嘴慢慢地走出教室。细心的班主任杨静茹老师早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杨老师三十出头,个子不高,瘦瘦的身体,平时总穿一套工作服,看上去也很精神。她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好老师,家长们对她评价很高,更是小朋友们的知心朋友。她住在北京郊区,与丈夫离婚后带着五岁多的儿子王小明生活。为了方便工作,她常年住在幼儿园里。小丽莎与众不同的表现,引起了杨老师长的好奇心。杨老师利用休假日走访了小丽莎的家,家访中了解到小丽莎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杨老师深有体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性格往往有些偏激。有的缺父爱,有的缺母爱,任何一种爱都是缺一不可的,更何况父母的爱是超越一切的爱。杨老师不光是一位老师,她更是一位好母亲。杨老师开始更加关注小丽莎的一切表现,平时她家里的人来晚了,杨老师就把她留在自己的住处,让儿子小明陪她一起玩。王小明是幼儿园里大班的一名学生,他既聪明,又懂事。他也很喜欢小丽莎,很乐意跟她交朋友,常给她零食吃和玩具玩,有时候还陪她画画,有时候也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小丽莎开心。久而久之,小丽莎更加离不开小哥哥了。小丽莎的性格逐渐地开朗起来,同时也愿意跟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了。 某一个星期三的中午,杨老师发现小丽莎的精神状态不大好,饭也吃的很少,上午同小朋友做游戏时也是无精打采的,她表现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细心地杨老师考虑到她可能是生病了,上前去用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感觉很烫手,拿来体温表量了量,小丽莎发高烧了。杨老师匆匆忙忙地跟班上其他老师交代了班级工作,马上护送小丽莎上了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得出来的结果是:小丽莎得肺炎了。这种病需要住院治疗,杨老师立刻联系了她的家人。张军丢下了手上工作,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来关照女儿。小丽莎已在医院住下了,可杨老师早已累得精疲力尽了。 在小丽莎住院的这段期间,杨老师每天奔跑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在医院里常帮助小丽莎喂饭,哄她吃饭,帮她擦身换衣,就像妈妈照顾女儿似的照顾着小丽莎。常常给她讲述幼儿园的事情,还不断地给她讲有趣的故事。鼓励她一定要配合医生好好治疗,坚持打针、吃药,赶快治好病回到小朋友们的身边。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小丽莎的配合下,她终于全癒出院了。 张军的父亲一直担心离婚后儿子的生活状况,更挂念小孙女,因此,从湖北老家来到了北京张军的住处,正赶上孙女生病住院了,杨老师对孙女的百般照顾,张军的父亲都看在了眼里。张军看得更清楚、更明了。杨老师对女儿的爱,几乎超越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她把一种隐形的母爱展现在女儿的面前。张军很受感动,想到杨老师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的确不易啊!他也开始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尽量地从工作中抽出时间去接送女儿上学、放学,同时也给杨老师和小明送去了更多的关心。慢慢地两家人的关系相互有了往来。从小张军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什么事都要跟父母学习,他做得一手好菜。节假日,张军就带着女儿一同前往杨老师的住处。闲聊之余他总喜欢给他们做点好吃的。蓑衣茄子是张军的拿手好菜,制作方法简单,主要是成品会让人食欲大开,他总是选瘦长的茄子一至两条,切成蓑衣形状(为了不切断茄子,张军每次都在茄子两边放上两根筷子)。锅中放上足够的油,将茄子放入锅中用中火炸熟为止,每到这个时候,杨老师就会默默的旁边准备足够的蒜和红辣椒拍碎做备用,张军将炸熟的茄子从锅中捞出,控干油时,杨老师就会将锅中多余的油倒出,留下少许的油在锅里,用中火将备好的蒜和红辣椒炒熟,把酱油、盐、胡椒、醋、白糖放入锅中一起翻炒,放上少许鸡精,用生粉向勾芡,再撒上香葱出锅,将做好的汤汁淋到茄子上,小明爱吃香油,每次张军都会滴上两滴。餐桌上,张军做的蓑衣茄子最受欢迎了。 每逢节假日张军和杨老师就带着两个孩子出入游乐场、商场、看电影、爬山。到了夏天,张军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学习游泳,一次游泳的时候,张军和杨老师都在做准备工作,两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游泳池旁边,一边玩耍,一边追赶,一不小心两个孩子跌入游池中。在众人的叫喊声中,张军和杨老师慌了神,张军不顾一切地跳下水去抱起了小明,耳旁只听到女儿不停的哭喊声,等再去救小丽莎的时候,她已经喝下了好几口水,呛得她又是哭又是闹的。张军没有顾及女儿的感受,又去关心小明去了。站在一旁措手无策的杨老师看到张军的一切举动,十分地感激,心里默念着:他真是个大丈夫。一来二去,两家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了。 张军的弟弟妹妹们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相继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他们已经在各个不同的城市里打拼,得知小丽莎生病了,也想趁过春节的机会和大哥一家人聚一聚。春节到了,弟妹们带着各自的家人,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张军的家里。租住的房屋看起来虽然有些拥挤和简陋,但他们觉得能跟亲人团聚,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除夕的餐桌上,大家在一起一边碰杯,一边畅谈,从各自的工作谈到生活,从夫妻谈到孩子。更多的是他们共同举杯感激坐在桌上的父母,不仅给了他们的生命,还给了他们求学的机会,养育之恩比天大。弟妹们又各自举杯感激坐在身旁的大哥,感激他在学业上给予了很大的支助,才有今天的成就和幸福美满的家庭。饭后茶余之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吃着各种美味的小吃。孩子们只顾放烟花,抢糖果吃,一个个沉静在欢乐之中。只有张军看到自己的女儿也在孩子们中间蹦来跳去的,这时的张军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杨老师的母子俩,想着、看着不争气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角模糊了。一家人随着张军的视线看到了小丽莎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大家话语一转谈到了张军在婚姻问题上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新的想法和目标。弟妹们七嘴八舌地想从大哥的嘴里获得消息,此刻张军一语不发,只是沉默着。坐在一旁的父母插话了,他们表述了对幼儿园杨老师的看法,对她非常的满意,提醒张军让杨老师做小丽莎的妈妈最合适,并强调了有一个完整的家,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二老的建议正中了张军的心思,在张军的心里,杨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合格的老师,更是一个好母亲,非常适合做丽莎的妈妈。听了父母的表述,弟妹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大哥的真实想法。张军趁着酒劲把自己对杨老师的好感全盘托出。大哥离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弟妹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他早已有了新的梦想与追求。张军的又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即将拉开唯慕。新的一年钟声敲响了,阳光明媚的新一天正在向张军招手。 第四章:再婚男人 重温 有了目标就有了追求。生活就像画画、写作一样,如果要求完美,就要不怕麻烦、不辞辛苦,修了又改,改了又修,只有这人生才会完美无缺。 又到了一个周末,张军带着女儿有备而去,他来到了杨老师的住处,安排了两个孩子后,两个成年人坐在了一起。张军对坐在身边的杨老师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打量,平时总穿一身工作服的她,今天也着一套连衣裙,黑色的裙子上点缀着白色的小花,看上去既大方又得体,稍稍盘起的头发,微微泛红的脸让张军的心不自觉的怦怦乱跳。几乎有些冲动的张军挪了挪身子,鼓足了勇气双手握紧了杨老师,然后向她表白了自己的心声。张军的举动使她既兴奋又感到忧虑。其实,在杨老师的心里,她早已明白张军对自己的心思,但要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要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双方要重新适应对方,重新适应环境,还有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杨老师的前夫王辉,曾多次找杨老师想要回对儿子的抚养和监护权。因为王辉再婚的妻子没有生育。种种困难都摆在了张军的面前,他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杨老师为了儿子考虑了很多很多,她不想让儿子再一次受到伤害。张军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他能理解一个母亲为了儿子所牺牲的一切,他不想过多的伤害杨老师,把还没有说完的话埋藏在自已的心里,把这份潜意思的爱暂且搁下了。 过后的日子,张军与杨老师见面的次数也渐渐地减少了,既使偶尔遇见他们也感到很不自在,除了关心一下双方的孩子外,似乎没有其他话题了,有时候他们话到嘴边欲言又止,只好将这刚刚萌芽的再婚恋情暂时留下一段记忆。 张军离婚后的一段感情暂且搁下了。这一次他没有失落,更没有消沉,为了女儿打起精神仍然和其他男人一样上下班,不同的是他抽出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女儿,利用休息时间教女儿学习画画、下棋。张军早已下定决心将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尽管他百般关心女儿,但他隐隐地感觉到女儿总缺少点什么。不断地有人关心着张军和他的女儿,一年中,曾多次经人介绍认识了大龄青年马姑娘,离婚女人王女士。无论是与大龄青年,还是和离婚女人的接触中,张军的脑海里常常浮现杨老师的身影,那种既轻松、又自在的感觉无人能比,谁也无法代替杨老师在张军心目中的位置。 时隔一年,张军和杨老师仍然相互牵挂。张军从女儿的嘴里得知杨老师还在牵挂着他,小丽莎也吵着杨老师做自己的妈妈。杨老师的儿子也常提到张军叔叔为什么不来跟他玩了,帮他做好吃的,教他画画,还有学游泳。两个孩子有了新的要求,两个成年人也不必把自己的感情藏起来,互相受着感情的折磨。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并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矛盾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俗语道:万事开头难。张军与杨静茹组成了新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可新的矛盾就开始了,。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大家子人都要拥挤在既简陋又狭窄的屋子里,难免要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先从两个孩子说起,小明只比丽莎大一岁多,他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有时还动手打架。不是为吃的和玩的、就是为穿的发生纠分。大多数男生喜欢玩车和枪。有一次,兄妹俩在一起玩玩具,忽然间,妹妹对哥哥的长枪感兴趣,丢下手中的布娃娃去要哥哥的长枪玩,哥哥玩得正起劲,当然不愿意把枪让给妹妹玩,两个孩子在狭窄的房屋里追来赶去的,他俩根本不听大人们的劝告,无奈之下哥哥松开了手,妹妹摔倒了,这下子把全家人吓坏了,小丽莎的头部撞倒桌角边了,当时鲜血直流,张军抱起女儿直奔医院,医生给她制住了血,然后又缝了好几针。小丽莎的爷爷、奶奶非常心疼孙女,爷爷在一旁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奶奶很生气对儿媳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语,什么狠话都讲得出来,指责儿媳没有教育好儿子,当哥哥的就应当让着妹妹,不是自己生养的不心疼……这些话语大大地刺伤了杨静茹的心。她对待公婆的谴责并没有辩解,但心里却感到十分委曲。张军看得出妻子受到父母的指责,心里一定很痛苦。张军认为就凭妻子平时对女儿的疼爱,她也不会娇惯自已的儿子,纵容儿子来欺负妹妹的。看着受委曲的妻子,张军更是心疼了。一边安慰妻子,不要介意父母说的那些话,还夸奖她: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一边又把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语重心长地对他俩进行了一番批评与教育。似懂非懂事小明以小哥哥的身份向小妹妹进行了道歉,小妹妹牵着哥哥的手表示和好了。坐在一旁的爷爷、奶奶感到十分内疚,请求得到儿媳的谅解,杨静茹笑了笑,表示原谅了公公和婆婆,使张军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下了。一家人又和睦相处的在一块生活了。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转眼一年多了,杨静茹有了身孕。这件事情遭到了张军的反对,理由是:他们已经有了小明和丽莎,如果再生下一个小孩,将来会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负责教育和培养好一个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要负出精力和代价的。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小明和丽莎的身上。爷爷、奶奶的想法与张军截然不同:二老认为虽然有了小明和丽莎,但他们很想要一个由儿子和儿媳共同生的小孩。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静茹的前夫得知她又有了身孕,担心日后小明受到伤害,坚持要回儿子的监护权。此时的张军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矛盾,还要面对妻子的前夫所提出的问题。面对问题要迎面而上,决不退缩。作为一个成熟的大男人,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他一边劝说妻子放弃生孩子,一边给身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妻子是个文化人,她能理解丈夫的种种想法和做法,她生孩子的目的只是想迎合丈夫的心,给他们夫妻留下爱情的结晶。既然丈夫这么体贴和理解,做妻子的就不应该有任何的顾虑和想法,她要协助丈夫做好公公、婆婆的思想工作,将来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小明和丽莎的身上,把他们培养成人,尽到一个做母亲的义务和责任。张军的父母来自于农村,既没文化,又没有更多的见识,他们只有传宗接代的老观念,没有过多地考虑新时代年轻人的梦想和追求,以及现代人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张军夫妻俩反复劝说和开导中,他们似乎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再多生一个孩子会增加儿子和儿媳的种种负担及责任,二老打消了再要孙子的念头,抛弃了传宗接代的旧观念,不再强求儿媳生孩子了。张军家的内部矛盾总算化解了,但他的思想从来没有忪懈过。妻子的前夫王辉多次上门来要讨回对小明的抚养权和监护权。王辉担心儿子在新的家庭和新的环境中受到伤害。张军站在一个男人和父亲的立场上,考虑王辉的顾虑和做法,也是合乎情理的,他能完全理解王辉的担心和做法,以及思念儿子的心情。张军为了让小明更幸福,他要做一个好父亲,承担一切将小明培养成才,让王辉排除所有的顾虑和做法,他坚持不懈地和小明的父亲谈判和多次的交涉,并建议他们收养一个孩子进行抚养。王辉釆纳了张军的建议,并与再婚的妻子商量决定收养孩子。最后以王辉主动放弃儿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而告终。所有的问题总算圆满地解决了,张军的心踏实了,并与爱妻共同经营着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温馨 时间如流水,平淡的生活背后留下的是更多美好的回忆。此时的张军已经四十出头了,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张军在北京已买下了别墅,告别了拥挤的小屋,全家人搬进了别墅。儿子小明、女儿丽莎都已上了初中,。儿女懂事聪明,感情深厚。生活中他俩互相关照与谦让,学习时互相帮助与支持。小明和丽莎跟张军小时候一样,学习很刻苦,成绩优异,常常受到表彰,成了邻居们饭后茶余的好榜样。看到满屋子儿女们的奖状和奖品,张军夫妇心里有说不出喜悦与高兴。杨静茹的父母也从北京郊区搬进别墅。平时四位老人常在一起聊天、一起爬山、一起逛公园、一起看电影。休闲时在一起打打扑克牌和麻将牌。四位老人身体硬朗,正和睦相处着。杨静茹的前夫在张军夫妇俩开导和真诚的劝说下,已径放弃了对儿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同时也收养了一个叫玲玲的女孩共同生活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尾声: 做女人难,做好男人更难!是男人就莫怕难!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现代爱情故事

美图欣赏

现代爱情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