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简寒假放完了,正好没什么课,赖在北京的家里不肯回学校去,“学校特冷,没有暖气,宿舍里跟冰窖似的。”她赌咒发誓般地说,过完生日就回去为论文拼命了。老爷子不无担心地告诉她,发表论文要抓紧啊,现在要发个像点样子的核心期刊,不是你论文水平高就可以的,还得排队,你这入学两年了才发了一篇,将来怎么毕业。妈妈也说,快点把论文做完,下半年也该回北京找工作了,难道要留在宁城不成。现在北京洋博士一大堆还排着队找不着工作呢,你这非名牌大学的土博士想怎么着啊。说起找工作,尽管父母都在北京,舒简要想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还是压力极大,尤其是她前两天听说一个同专业的学姐为了留高校,心甘情愿地签了5年合同,去做辅导员,另一个师兄实在没有门路,转战了几个省指望着考上公务员,也没有什么结果,舒简对自己的前途真是没有什么信心了。好歹也十几二十年寒窗下来了,要做辅导员,本科毕业不就做了。所以她29岁生日过的其实不开心,加上生日年年赶上情人节这天,满街的都是捧着百合、玫瑰的漂亮女孩,真是让人说不出的一种滋味。就在她和舒韵百无聊赖地沿着马路瞎逛的时候,汤小涵打了个电话来。汤小涵是她的室友,不过晚她一级,小丫头上学早,年龄就小了她两岁,汤小涵说,:“你快回来吧,我有要紧事情要你参谋呢。”放下电话,舒简叫舒韵赶紧地给她定票去,她说:“我去相亲去。”舒韵忧心冲冲地看着她说:“姐,你不至于吧,要相亲也在北京相啊,去宁城相什么亲啊。”舒简说:“什么啊,汤小涵相亲,我作陪,预习一下也没什么不好,早晚走到这步。”汤小涵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跑去相亲,她的年龄和她的漂亮让她暂时还不用这么悲观地来考虑问题,这次实际上是被表婶死拉活拽去相亲的,当然,这是她父母的旨意。
远在贵州某个小镇的的父母对这个从小读寄宿学校的女儿是心疼的,作为父母他们觉得女儿这些年的打拼实在不容易,全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一步步地读到博士,其实如果不是学费的问题,以汤小涵的成绩完全可以选择一流的学校,或者去国外留学。可是她考取的那所一流的大学的工商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够给她提供自费的名额,三年三万元的学费对于汤小涵的家境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她读硕士都靠着自己做家教和兼职补贴才能够完成学业,因此,很自然地选择了转校,正赶上舒简的学校扩招博士生,名额多考生少,汤小涵门门成绩出色,又是科班出身,没费什么劲就转过来,还跟了全工商学院知名度最高的博导郑大奎。这一点让舒简极为佩服,舒简一向不是个努力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始终成绩就在十名左右打转,大学考的是母亲任教的学校,考研的时候英语不过关,还多考了一年,研究生三年专业课读的痛苦不堪,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没法子转着专业才考上个二流学校的博士,要叫她那搞了一辈子学术的父母来看,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舒简和汤小涵好象是两个世界的女孩子,后者拼着勤奋刻苦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出人头地,前者仗着先天有的那么点小聪明也混进了博士队伍。不过这一点,尽管舒简十分有自知之明,外人看来,两个气质出色兼美貌出众的女博士走在一起,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研究生院的男生都是极为仰慕,敬而远之的。舒简的同门师兄极富同情心,:“你们两个太优秀,知道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不。”
“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她们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周末没人送花,没有约会,两个女孩一起看电影逛街,情人节两个女孩一起去麦当劳的路上看别人捧着大把的鲜花去吃牛排。还有,就是住在没有电梯的七楼,每天自己打开水,生了病两人互相照应。舒简和汤小涵的死党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这次相亲,舒简怎么也要赶回来帮着汤小涵瞧瞧,用汤小涵父母的话说:“叫你舒姐把把关。”可怜天下父母心,远在家乡的父母实在不放心女儿孤身在外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明白,女儿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是不可能再回到小镇的,他们希望女儿在南京或者其他的大城市有安定的生活和好的工作,这是普通人家为人父母最淳朴的心愿,所以,在一年前,汤小涵的父母专程来到宁城,隆重地拜访了她在宁城某个机关工作的表婶,悄悄地拜托她为汤小涵物色一个合适的男孩。可以说,父母的考虑是十分现实的,他们认为,那些在校的男生是不适合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前途未卜,负担不起照顾女儿的责任,不过汤小涵有自己的想法,在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总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何况是爱情这么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