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凑过去,眯起老花眼仔细一瞅,认出那是一座精美的园林造型。只见中央一座逐层缩小、六层加叠的楼阁,层层都有负栋之柱,架梁之橼。内中雕梁画壁,尖耳的八角檐,如同禽鸟在仰首啄物。檐牙上各有一挂金铃,与青松杨柳的枝叶相映生辉。
“这是第四宝,”小伙子说,“车走铃响,能发五音。
鲁班看了又看,不禁惊得呆了,周围还有一匝土红色的墙围,墙上有四个金环铺首的水墨色小门,门内一条水波荡漾的银白色小河,河上四座凌空架起的石蓝色小桥,其中一座与赵州桥无异,另有一座分明是完了工的鸡鸣山边浑水桥。
“咦?”鲁班一怔。心想这桥乃班门绝技,我仅传灵泽,此处又现,莫非灵泽这个畜生跟我买弄吗?”于是问道:“不知此物出自何人之手?”
小伙子告诉他:“这是俺家主人造的。”
鲁班又问:“你家主人可叫灵泽?”
小伙子惊奇地说:“什么灵泽?我家主人名叫东岳。”
“东岳?”鲁班仔细想了想,头摇了摇,又点了点,一伸拇指说道:“东岳可谓天下奇才!只恨未曾相识。但不知师承河人?”
小伙了告诉说:“没有门派。”但停了停又说:“背地里也有人说,他拜过师父,那个师父总认为他成不了器,硬是瞎着俩眼把他辞掉了。不知是真是假。”
“呜呼!”鲁斑长叹一声说道,“天下竟有此庸师,良莠不分,埋没人才,岂不令世上为徒者寒心?可惜未拜在我的门下。”说罢叹了口气。心想自己哪有福气收这么个徒弟,若有这么个好徒弟,还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哩!于是岔开话题问小伙于道:“不知你此行欲向何方?”
小伙子见这个老头儿刨根问底,罗嗦起来没完,便不耐烦地说:“木匠大师鲁班的女儿,是当今独一无二的美人儿。俺家主人久慕其名,特意让俺前往求婚。”说罢上车要走。鲁班一听这话,象兜头泼了瓢冷水,心披钩子抓住一般,登时老泪纵横,浑身颤抖,一跤跌在了路旁。小伙子急忙扶起,擂胸捶背,半天才缓过气来,说:“我就是鲁班啊!”把遭遇一说,小伙子深表同情,便把他扶上车,送回了家中。
再说庄姜,被灵泽劫到木马车上以后,翻过了重重高山,跨过了条条大河。
这天,到了一座密林跟前,见四外无人,灵泽停住车子,对庄姜说道:“几年来,为你,吃苦卖力,受尽了罪,如今学艺已学,咱就在这安家度日,岂不胜似神仙!”
他威逼庄姜和他成亲,庄姜不从,灵泽便去近处折树枝,喝声:“今天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朝着庄姜手上、脚上痛打起来。
庄姜要一边高呼“救命”,一边愤怒的骂道:“任你打,任你狂,乌鸦休想配凤凰!南山的虎,北山的狼,早知道你是黑心肠!”
听到呼声,密林中奔出来一水人,灵泽一见,吓得三魂丢了两魂,急忙驾起木马车逃走了,庄姜也丢下不要了。
密林中出来的不是别人,原来是鲁班的大徒弟虎英。他自从离开师傅以后,自知学艺不精,一真隐居在这里苦练。方才正在伐木,听到呼救声,赶到这甩。
虎英问明原委后,就背上师妹,跋山涉水,把庄姜送回了师父家中。
灵泽逃出不远,仓惶中木马车翻落到了山沟里,压断了他的右臂。从此以后,他藏在山里不敢出来,一辈子不没娶上媳妇,后人管他藏身的那座山叫叫光棍山。
鲁班被小伙子送到家中。一看女儿来了,旁边还站着虎头虎脑的虎英,自然转悲为喜。魂魄稍定,对夫人说:“今天咱们是因祸得福,双喜临门。虎英送回了女儿,我也找到了佳婿。”
虎英以为师父要将庄姜许配给自己,急忙分辨道:“俺笨,笨手笨脚的,可配不上师妹!”
鲁班夫人从旁插言说:“休要推托,奄早就看你忠厚老实,不似灵泽华而不实!”
鲁班瞪了他们一眼,把庄姜拉到四宝车前,发自肺腑地说道:“此物艺精形巧,为东岳所造。该人技艺在我之上,胜灵泽十分,虎英百倍。至于泰山,更是望尘莫及了。今日特来求亲,不知你意下如何?”
面对玲珑精致的四宝车,庄姜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从那楼阁造型,她判断了十有八九,禁不住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这时,赶车的小伙子又递过来一件东西,说是东岳再三叮嘱让亲手送给她的。庄姜打开一看,原来是她赠给泰山的青松灵芝绢绣。上面新添了一首诗:“南山路口知心话,东海流水情谊深,北山灵芝压群芳,西山石烂不变心。”每句开头一字联起来,倒读恰是“西北东南”。庄姜心头一热,眼中滚出了幸福的泪花。
成亲那天,虎英和小伙子护送着庄姜,一辆辆木马车拉着嫁妆,一只只木鸟空中飞翔,四宝车五音齐奏,热闹非凡。到了新郎家中,迎面出来一个英俊的后生。举止稳重有度,谈吐端庄大方。从那黝黑的面庞上两眼闪射过来的锐气,虎英不禁欣喜若狂,他认出正是自己的师弟泰山。寒暄之后才知泰山东岳本是一人。共叙往事,无限感慨,旧谊新情,倍加亲热。洞房之夜,庄姜问起别后情形。泰山说:“正月里闹元宵,俺在家中制木鸟,木鸟上了天,会飞又会叫。三月里三月三,俺学艺到了赵州桥边。九十九夜没合眼,九月又到了鸡呜山。后来的事甭细说,你已见过四宝车。春夏秋冬把艺钻,盼你一直到今天!”
第二天,虎英伴小两口回门。鲁班一看新婿原来是被他辞掉的泰山,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及至听了前因后果,不禁深感愧意,仰天长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据说,“有眼不识泰山”的俗话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