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人发迹传佳话
光阴荏苒,不觉已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对过去一些错误政策都作了纠正。梅慧中被国家有关部门恢复了女学士的身份并加入了市政协。三十三年了,她第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路,怎不激动得泪如泉涌?想当年若不是遇上好心的杨云石,她早已抛尸荒野了。她觉得杨云石不仅是自己的丈夫,更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赴香港之前执意要杨云石同行。杨云石说:“我这土里土气的怕到那里惹人笑话,还是你自己去吧!”梅慧中说:“这辈子我欠你的情怕到死也还不完,带你走出去看看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不能不领情吧!”杨云石感到盛情难却就一同前往。梅慧中回到香港家中,父母都已经去世。听说母亲生前为思念女儿哭瞎了眼睛,临终前还呼唤着慧中的名字。哥哥姐姐们见到离别30年的妹妹都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一家人悲喜交集抱头痛哭,连一辈子都不知道伤心为何物的杨云石也在一旁泪流满面。在港期间,家人们陪着梅慧中夫妇观尽繁华绮丽的风光,尝尽东方明珠的美味小吃。他们不能想象小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为了让小妹晚年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们要让梅慧中定居香港。梅慧中哭了,她对哥哥姐姐们说:“我还要回大陆去,我离不开那些患难与共的亲人们,离不开那片养育我三十多年的热土。”住了一个月,梅慧中执意要同丈夫回大陆,哥哥嫂嫂只得把妹妹妹夫送到机场,临别,嫂嫂将一个字条塞进慧中的提包。
杨云石这次不枉来香港一游,见了大世面,那原来封闭的脑袋开化多了。回来的路上他穿着新潮更显得健壮俊美。他的感情也丰富起来,一路上都用胳膊搂着妻子的腰。回到家中他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梅慧中嫂嫂往提包内塞的字条上写着:“寄去10万元聊表一片心,望查收。”过了几天,梅慧中从邮政局取出汇款,全部交给丈夫。杨云石笑笑说:“我这人一辈子小账都算不清楚,更算不了这大账,还是你看着办吧。”梅慧中说:“拿出5万加上咱家原来的2万元存款盖一座小楼房,给玉刚2万让他自己去创业,给女儿2万让她攻读研究生。”原来玉华回武汉后在生母那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已考上北京音乐学院。她的生母也很通情达理,每年寒暑假都让玉华来看望养父母,还让玉华随养父的姓,至今名字还叫杨玉华。梅慧中话音刚落,杨云石就抢着说:“剩下这1万我来作主处理,你跟我一场也没享什么福,剩这几个钱给你买两件高档衣服和金银首饰,咱也风光一番。”梅慧中白了他一眼笑道:“亏你想得出来,那我不就成了老来俏啦!”
杨玉刚和妻子玉梅拿着父母给的本钱到杭州做起了玉器生意。开始时是摆地摊。妻子严玉梅是既有口才又有心计,说话和气面带笑容,生意一开始就很红火。半年后,杨玉刚在一次饭后闲谈中失口说出父亲名叫杨老憨,房东胡梅芳一听,再三盘问,最后她终于道出了一段真情。原来她就是三十年前在破庙里受到过杨老憨施舍的艳秋老妪的女儿。她母女得救后,胡梅芳就考上了沈阳一所军工大学。当时杨老憨隔三差五地又给她母女俩送过钱粮。胡梅芳是个极重情义的女子。她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结婚,要以身相许报答恩人。那时他们相距遥远。她的目的无法实现,她就努力工作制造机会。在她被提升为宛北一兵工厂的厂长时,就立即向组织上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给她一个招工指标,哪怕是烧锅炉也可以。当她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千里迢迢来接杨老憨的时候,却听说恩人已经成家了。深情的姑娘不愿打扰恩人的生活,她泪流满面地站在杨家门外默默祝愿大哥生活幸福。当时已年过四十的胡梅芳收养了一个孤儿,儿子长大后在杭州工作,她退休以后便来到杭州安度晚年。虽然往事已经过去,可她还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恩人的安危。当她得知玉刚是救命恩人的儿子时,就将他们的吃住全包了,房租也不收了。她不仅为杨玉刚办好了各种必要的证件,而且腾出一间门面房让玉刚做起了坐店生意。杭州是有名的旅游城市,玉器生意在这里很能赚上一把。五年过后,杨玉刚已拥有百万资产,把孩子也接到了杭州上学。
杨玉华在北京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后随国家音乐团体赴英国演出获得金奖。后来杨玉华应聘到法国任教,接着就请养父到巴黎观光。晚年的杨云石还在卖菜,但不再是挑担游乡,而是成立了“老憨蔬菜公司”,产品远销北京、韩国等地。村上人望着杨云石那美如图画的花园洋房,无不感叹道:
谁料今日首富户,竟是当年杨老憨。
只因常存好心在,美好日子在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