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美军事技术上的“时间差”

时间:2016-10-21 15:11:26 

  自11月24日美国国防部长宣布辞职后,身边很多炒股并盯着“军工股”的朋友,常常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对中国军事而言这是大事儿吗?对此,我都会借用11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克(Bob Work)的一篇“访谈”,来描述一个中、美在军事技术上的“时间差”。

  11月25日,沃克在接受《防务新闻》视频采访中,两次回答了未来如何在军事上应对中国的问题。他的回答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仍要在政治、外交、军事层面加强与亚太盟友的联系,建立一个可制约并让中国遵守的安全秩序;二是美国要探索一条低成本应对中国“反介入”能力的技术路径。前者经过几年来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的双边和多边军事运作(签署协议和联合演习等),大家已经大致清楚了。但真正具有军事意义的是在第二个层面中的两点:一是面对中国以各型反舰导弹为主的低成本“反介入”手段,美军已经失去了成本优势;二是为了扭转这一成本困境,美国必须进行军事技术上的创新,如尽快开发激光和电磁等武器技术。而所谓的军事技术“时间差”,实际上就在于原有的宙斯盾反导系统难以承受成本压力转而寻找“廉价新技术”所需的时间。

  那么这个“时间差”是怎么产生的呢?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挟“冷战”胜利之势,军事战略的核心从“冷战”期间的“战备威慑”,转为了“装备技术优势威慑”。其海军战略由此也从“在海上”的战略,转向将舰艇逼近被威慑对象国近海的“从海到陆”战略。而其海军从1978财年开始研制并陆续服役的宙斯盾巡洋舰、驱逐舰,也开始开发、研制反导功能。与此同时,中国军方在海湾战争后,也推出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并启动了从“方针”出发通过军事能力需求分析,发展所需的武器装备和关键技术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以现有技术基础出发并结合高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自主设计、生产能力最强的导弹武器,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杀手锏”。

  20年过后,美国海军到2014财年结束时,已有了33艘具备反导能力的宙斯盾舰艇(巡洋舰5艘,驱逐舰28艘),以及320枚标准-3反导拦截弹(259枚标准-3Block I/IA型和61枚标准-3Block IB型)。与此同时,中国军方也发展出了各型系列化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也正是在此时,美国一些军事专家发现了由“时间差”造成的成本困境。比如他们认为,中国的100枚超音速反舰导弹成本最多为3亿美元,而一艘宙斯盾驱逐舰的成本为15亿美元,即便在其96个发射单元中全部装上正在研发可拦截巡航导弹成本为1300万美元的“标准-6”型导弹,放弃装载拦截弹道导弹的“标准-3型”导弹,在中国的发射平台携带的反舰巡航导弹超过96枚,且空军战机又无法在取得制空优势后将这些发射平台击毁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很可能会遭遇“来自地狱的47秒”(他们以中国的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飞行30海里的时间计算而来)。

  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军方探讨是否需要转变投资方向和军事技术路线来扭转“成本困境”时,中国军方应该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差”,确定下一步的军事技术发展路线?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该清楚一个基本常识:军事目标只是达成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换句话也可以说,政治目标的制定不可超出军事能力。因此,中国军方要探索的是:在达成“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个政治目标上,还有哪些技术差距需要弥补。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读者2016年第16期

美图欣赏

读者2016年第16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