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里自然不会忽略到欧·亨利。小说中写道:“小说栏上有一名话:‘这里将造就我们的欧·亨利’”。
欧·亨利的结构,是前面平淡,结尾异峰突起。
《三重门》的内在的故事上,其实有一个欧·亨利的结局。
我们撇开小说里的要言妙道,小说在故事上,基本具备了一个可以发上《故事会》的元素。
小说里的主线,是林与苏珊的爱情。林的情绪,基本受到苏珊的操纵。苏珊对林好一点,林就受宠若惊,苏珊对林一冷淡,林就痛不欲生。苏珊从小说里的描写来看,是爱林雨翔,一般作者写小说,总是把自己相似的角色设定为最可爱的人,这也是无可指摘的。
苏珊为了激励林雨翔学习,给他写信的时候,相约在清华会见。
而小说的最后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告诉我们,苏珊为了与林雨翔考入一个学校,故意未做非常简单的选择题,从而分数减了十分。
但阴错阳差,林雨翔却因为父亲走后门的缘故,作为特长生进了市重点中学,于是,原来苏珊故意考低成绩,想与林呆在县高中,但却因林父的意外多此一举,两人没有呆在一起。
这个情节,颇有励志意味。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些追的女孩》也有这种女孩以承诺将来相会在高校,来激励一个不肯学习的男生的情节。可见,这个故事,还是具备了《故事会》中的情节特征的,就是结尾曝出了一个意外。
这个情节完全是想象出来的,是在故事里才能成立的。因为按常理讲,苏珊怎么能保证她的分数在少了十分之后,恰好能够进入县高中呢?从小说的描写来看,苏珊也没有对林雨翔承诺过什么,更没有单独地以心相许的表白,她在没有林雨翔的确认的情况下,擅自作主,故意考低分数,从理论上讲,是颇具故事里的出人意料的要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敢做出这样的作为。《那些年,我们一些追的女孩》中的那个女孩,考大学意外失手,痛哭流涕,只成了一个师范生,但是,那个女孩,显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更没有主动调减自己的分数。
如果《三重门》里没有这个故事式的结尾,那么,那些议论是找不到落脚点的,因此,从结构上来看,《三重门》的内在体系上,是具备了一个基本的故事要求的。
3《三重门》描写的是大学生活
我们来看看《三重门》里有没有中学生活的痕迹。
基本没有。里面的生活,根本不是初三到高一年级的生活。
看看下面的一句话,不打自招地交待出小说写的是大学生。
小说写到林雨翔在高一进入文学社后,“文学社每周活动一次”,“然而万老师讲课太死,任何引人入胜的神话,一到他嘴里就成鬼话,无一幸免。社员很少听他讲课,只是抄抄笔记,以求学分。”
——注意,大家想一想,“学分”这个概念是在大学里才有的,中学里有学分吗?而且还是一个志愿加入的松散型的文学社,只是培养爱好,根本不是课程,哪里来的学分?大学里,抄笔记,混学分,搪塞那些文学史之类的副课,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是用在中学生活里,完全是驴头不对马嘴,而这个马嘴,恰恰说出了小说的原稿是一名大学生经历的人写的。
再来看小说里描写林雨翔在初三时的生活,小说里写道:“沈溪儿骂他油滑,胡诌说Susan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相原崇,现在在华师大里念英文系,被雨翔骂白痴,气得再度胡诌Susan除另有所爱外还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江口洋介,在华师大里念数学系。”
试想一下,苏珊尚在初三,会有一个在大学里的男友吗?按常理讲,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但小说里并不缺乏小聪明的林雨翔却信以为真:“林雨翔口头说不可能,心里害怕得很,安慰自己说两个日本男人在一起一定会火并的”。
为什么初三女生苏珊的疑似男友会是华师大的呢?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资料告诉我们:“韩寒父亲韩仁均,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初中生韩寒的情敌,是父亲当年所在的学校“华师大”,似乎儿子女友的情敌是父亲的同窗,说不准还是父亲本人,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这无论如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把苏珊看成是一个大学生笔下的高校学生,那么,她有一个华师大的男友是不是显得相当的合理?对此,我们可以无限肮脏地联想下去。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转载]韩寒的就诊记录否证了韩寒《求医》
- 四重谎-就急诊记录质疑《求医》转载自《喀迩
- [转载]-Go+away[谨以此文送给方舟子先生和各种人造方舟子]
- 娘摘自《美文》作者:彭学明
- 2012世界末日大预言
- 北周宇文泰治国秘诀---贪官管理学摘自: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