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我们的老家(2)

时间:2014-09-18 16:50:06 

我小时候曾经在一个很自然的村庄生活过,那会村子保留了人在大地上随意居住生活的样子,房子东一家西一户,很散漫地坐落着,弯弯曲曲地小路贯穿其间,一切保持着原始的模样。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宁静的村庄吗?没有了。我们走到任何一个村庄,看到的都是被规划过的整整齐齐的现代化的新农村。这些村庄的房子像军营一样排列整齐,道路笔直,一户和一户没有什么区别。这是现代农村给我们的景象。这样的村庄叫“生产队”可能比较合适,因为它就是一个生产粮食的集体,全没有古代村庄的诗意。

甲骨文的“家”是屋顶下面一头猪。它告诉我们“家”并不仅仅是人的,家里并不仅仅只有人,家也是人和其他动物共同居住的。

古人通过这个最古老的象形汉字,其实在告诉我们一个多么现代时尚的观念:“家”是万物之家,天下万物是和谐共存的。我们的家园不仅仅有人,还更应该有其他的动物,我们人不仅仅跟人相处,还要跟人身边的其他生命和睦相处。

事实上,现在许多乡村的村民仍然在过着甲骨文的“家”诠释给我们的生活。在乡村,家里有菜园,院子里有家禽、家畜,还有树。我理想中的家应该是这样: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排房子,当然房子最不秀四五间;家里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三代同堂,最好还有太爷、太奶,四代同堂,这就更幸福了。人住的房子边是牛圈和羊圈,房前屋后还应该有几棵树,树有小树和大树,小树是父亲栽的,长得不高也不粗;大树是爷爷或太爷甚至不知道名字的祖先栽的,这棵树应该有几百年的岁数。我们在这样的树下乘凉,自然会想起栽这棵树的祖先,也曾经这样坐在树荫下听着树叶的“哗哗”声。在夏天午后的凉爽里,他也听着树上的鸟叫,也年复一年看到春天的叶发芽,秋天树叶黄落。我们坐在这样的一棵老树下,自然会把自己跟久远的祖先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血脉是相通的。当我们想到祖先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其实我们就看到了祖先,感觉到祖先的气息,祖先年复一年地看着树在长,就在这样的轮回中,时间到了我们身上,我们长大了,祖先不在了,但祖先栽的树还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先留给我们的荫凉还在,这就是家里一棵树的意义。

这样理想的家现在还有吗?在有些乡村,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院子,院子里的人家,三世或者四世同堂,院子里有鸡鸣狗吠,菜园里每年长了新鲜的蔬菜,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家啊!

上个月我去南山采风,看到那里规划的一片新农村,红色的屋顶,彩色的墙面,每家每户都整整齐齐,院子全是水泥地,房子里全是现代的家具,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但是看完后我还是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少了什么呢?牛羊不见了,狗不见了,鸡不见了。体育场介绍说:“那些动物都被放到外面集体饲养了,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标准就是要让人畜分居。”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我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发表了自己完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新农村不应该把动物排除在外,新农村不应该只是人的新家园,我们和家畜和谐相处几千年的生活,不能在新农村这里中断。你们这样搞不行。应该赶快把院子里的鸡圈和牛圈建起来,把赶出去的牛羊请回来放进圈里。这样一个农家院子里,能够听到鸡鸣犬吠,能够听到羊的叫声,这才是世代生活的家的景象。假如家里白天只剩下了人声,到晚上只有电视的声音,这是人生活的地方吗?不是。假如人生活在只有人的环境里,这样的生活是绝望的,没有希望的。

中华文明的“家”,就是从屋顶下面的一头猪开始。我们现在怎么能够把家里的动物清除出去呢?不能因为新农村建设,而让我们的村庄变得面目全非,只适合人的生活,而不适合其他动物生活,不适合一棵草生活。院子全是水泥地,草都长不出来,种子落在上面就干枯了,被风刮走了。这是农村吗?这样的农村即使是非常舒适,适合人居,但是在我心中它不是完美的天地万物和睦共居的村庄,也不符合我们延续几千年的居住文化。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故事会

美图欣赏

故事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