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国防为何那么弱

时间:2016-12-16 09:49:39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

与文治相比,历史上宋朝的国防却非常的虚弱,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宋军队缺乏战斗力

有人说,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了。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宋朝的国防武装力量主要有四种:

一是禁兵,也称禁军,是朝廷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其兵员从全国范围内招募,服兵役没有期限。这种禁军是怎么招募来的呢?禁军的挑选,身高、体重都有明确的规定。募兵人在全国招兵时事先制定一个活的兵样,量身征召。后来用木头做成一个人的模子,送到各地方各队伍中去。合这个标准的,就送去中央当禁兵;不合这个标准的,留在地方军队。这就为招兵之人钻空子留下了余地。

二是厢兵。厢是城厢之意,厢军是指驻在各地方城厢的,是隶属州府的地方性部队,兵员从本州县范围内招募。这些兵,并不需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差。地方政府有什么力役,就叫他们做。厢兵的训练很少,有兵之名,无兵之实,大都没有战斗力,只能服杂务劳役。

三是蕃兵,他们是边境地区的守兵,由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壮丁编组而成,担任边防的戍守任务。

四是乡兵,亦称民兵,或称士兵,是由各地民众为保卫乡土自动组成的,也有的是奉官家之命组成的。其成员在内地是按户抽壮丁,就地编组而成,不离本业,不支官饷,农隙进行训练,作为防守地方之兵。但由于训练较少,形不成战斗力。

宋朝的这些军队多老弱残兵,不能上阵打仗,便把他们像罪犯般当劳役用。其时凡当兵的,都要在面上刺花字,称为配军,以防他们开小差。平时有人犯了法要刺配充军,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一类人,脸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军营中当兵做苦工,人家骂他贼配军,原因就在此。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防再有黄袍加在他人身上发生,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再加上地方厢军基本上是个摆设,各边防守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能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至山西,这与汉唐戍兵退役不同。宋代是没有退役的,禁军不在边防,即在中央。

如是轮番调防,军人只感是不断的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劳苦不堪,因此朝廷又要多给他们军饷。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结果,宋代就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军队老是在路上跑,军队一批批调防,而将官却还是在那里原地不动,这样一来把将官和军队分开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其目的是达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防“陈桥兵变”重演。

然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却是一把双刃剑。宋太祖担心军人拥兵自重,施出此计,然而缓急之际,兵将不相习,这就难以有效调动运用,无法形成战斗力。史书记载,“辽军已过黄河,宋军还在商议战和之计、防守之策”,就是具体的体现。

“尚文轻武”而非文武兼重

宋代开国时,中国社会承袭唐末五代,已饱受军人之祸,所以,宋代自开国就“尚文轻武”。

据说,宋太祖临死立遗嘱告诉后人: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的子孙牢守此家训,“尊文臣、士大夫而轻武”。直到南宋,其后人还是守着不杀士大夫的遗训。

岂止不杀,与历朝历代相比,宋王室实在是更懂得优奖文人的。因此,宋太祖开国百十年后,中原文化就能从唐末五代混乱黑暗的局面下慢慢地复兴起来。后代所谓宋学——又称理学,就是在此条件下奠定基础的。这个朝代的文人,都提倡“尊王攘夷,明夷夏之分”,提倡和发扬儒家的历史传统,所以华夏文明就能很好地继续维持下去,开辟出自宋以来的下半部中国史。正因宋代人“尚文轻武”的传统,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宋仁宗时,《儒林公议》中引尹洙语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在唐代能进凌烟阁的功劳,到了宋代,在世人眼里,即使有“恢复幽、蓟,凯歌劳还”之大功,其荣耀还不及大宋一个公务员考试第一名的人。

再如名将狄青,他以卓越的战功而成为宋仁宗时期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但由于他是行伍出身,常常受到文臣们的嘲讽和排挤。他的名望与身份,也大大低于当时与他平级的枢密使韩琦。韩琦以进士出身出任武职,看不起军人,说什么:“东华门外以状元及第唱出者乃好儿。”对此,狄青心里也很明白,他自己就对别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后来,范仲淹教他读《春秋》,并告诫他:“为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以此话劝勉狄青。

选自《文史春秋》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