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国民政府从德国购回24门重型榴弹炮,并以其参数为名,称之为“三十二倍十五榴”,以此组建炮兵第10团。在此后的烽火岁月里,炮10团先后转战淞沪、台儿庄、豫东、武汉、潼关、昆仑关、滇西等地,雷霆万钧地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
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战争利器收起锋芒,静静陈列,像一位沉默的老兵。
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隐去。
购自德国金贵异常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应付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大口径、远射程的重型榴弹炮是保持地面火力优势的必要武器,而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生产能力,只能向军事发达国家采购。1934年春,国民政府向德国订购了15厘米口径重榴炮“三十二倍十五榴”。
“三十二倍”是火炮倍径,指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是衡量一门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相同口径下的火炮,倍径越大威力越大,射程更远。“十五榴”则是“口径为15厘米的榴弹炮”的意思。这是当时最新型的现代化火炮,其性能指标与现在的火炮相比也不遑多让:最大射程为20000米,有效射程为15000米,弹头重50公斤,有效杀伤半径50米。
1936年,24门“三十二倍十五榴”运抵南京,炮10团随即宣告成立。炮10团是中国首支机械化重炮团,下辖三个营,每营两个连,每连有“三十二倍十五榴”四门。
不过,相对于当时中国300万陆军来说,24门重榴炮终究太少。没办法,这种终极利器实在是太贵了。根据“1934年德国军火输华数值统计表”,国民政府当年向德国订购了总价值折合中国法币3507万元的军火。而一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配备1000发炮弹,每套价格要87万元,总价高达2088万元。也就是说,这批重榴炮的金额就占了全部军火采购额的六成。
首战淞沪悲壮折戟
蒋介石对这批花了大价钱的重型武器分外看重,各方面军政大员们也走马灯似的纷纷前来参观。这样的张扬自然瞒不过“三十二倍十五榴”注定要对阵的日军,中国军队手上罕有的重武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奇兵”的效果。在1937年8月13日打响的淞沪会战中,炮10团2营和3营的16门被寄予厚望的“三十二倍十五榴”从南京秘密前往上海郊外,执行轰击位于虹口跑马场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但挨了几十发重型榴弹炮轰击的日军司令部竟然完好无损!攻击被迫停止。
原来,由于“三十二倍十五榴”早已威名远扬,战争还没有开始,日军就已经对海军司令部大楼进行了层层加固,门窗后甚至都加装了几厘米厚的电动钢板,一旦受到攻击能马上封闭。据说,日军的加固标准是能抵挡住超过200毫米巨炮的直接轰击。所以,中国军队发射出的炮弹虽然命中甚多,却没有对其造成致命打击。
首次上阵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中国将领们对它的信心和期许大打折扣。在此后的淞沪会战中,再没有给“三十二倍十五榴”下达战略性质的任务,它们只是和其他火炮一起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鏖战三个月后,上海沦陷。炮10团3营被迫在11月8日开始撤退,最终顺利撤到武汉。但是团长彭孟缉亲自率领的2营却没能走出上海——在上海郊外方家窑附近的一座公路桥前,2营的车队被守桥部队拦了下来。拦下他们的理由让人欲哭无泪:桥上埋设了地雷,大炮无法通过。
工兵在桥上埋设地雷,本是为了阻挡日军的追击,但己方的部队尚未撤完,地雷却已经埋好了。步兵尚能在工兵的导引下,小心通过,“三十二倍十五榴”和它们的牵引车、弹药车,却无论如何也过不了那条一人来宽、弯弯曲曲的“安全通道”。
排雷是根本来不及了,日军的追兵随时可能到达。最后彭孟缉抹把眼泪,下令把8门大炮推下河,然后一路辗转撤到了武汉,在那里与先期抵达的1营和3营会合。
转战中国大显神威
1938年初,炮兵第10团在武汉进行了一番调整。为了弥补2营的损失,1营和3营分别拨出一门和四门炮补充2营,以保持三个营的建制不变。随后,炮10团再次被拆散使用。拥有7门“三十二倍十五榴”的1营最先被抽出,划配给汤恩伯第20军团,并于1938年3月被派往华东,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徐州会战、豫东战役。豫东战役结束后,1营撤回武汉,又与2营一起参加了武汉保卫战。1939年,1营被调拨到第四战区,在昆仑关苦战数月。
1营转战各地,参战众多,却都没有留下详细的战绩,而配属给第十战区的3营,虽然只有四门重榴炮,却让“三十二倍十五榴”声名大震。该营于1938年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在彭孟缉团长的率领下到达日军兵临城下的陕西潼关阵地,凭借着潼关之险,大展神威,驻守长达七年之久,力保潼关不失、陇海线畅行,并曾只用两发炮弹,就拔掉了对陇海线威胁最大的凤凰嘴日军炮兵阵地。
急速发射玉碎松山
2营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好运气。因只有五门重榴炮,只能执行零散的作战任务,这让1940年分配到2营5连的年轻副连长阎启志颇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直到1944年,阎启志憋了几年的郁结之气才得以释放。这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动第二次入缅作战,炮10团2营受命随军出征。6月,部队强渡怒江,打通入缅通道的关键之战——松山战役打响。
战斗进行到了7月,毫无进展,部队伤亡惨重。指挥松山战役的第8军军长何绍周,把炮10团2营调到了几乎可以直射松山的怒江东岸,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攻山炮火支援。
开始还为不需要再吝惜炮弹而大呼过瘾的阎启志,这时却开始心疼。德国莱茵金属厂之所以为每门炮只配备1000发炮弹,是因为这些大炮的理论寿命就是1000发。超过1000发,膛线就会受损,严重时还会炸膛。但战情紧急,连长命令“别管炮了,能打多少打多少,打坏了换炮!”结果,5连的3号炮炸了膛,一炮手和一名装填手当场阵亡,二炮手重伤。
1944年9月7日凌晨,在付出惨烈代价后,中国军队终于攻克松山。在这次战役中,“三十二倍十五榴”悲壮的怒吼,几乎将寿命折尽。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炮10团更换美械装备,“三十二倍十五榴”被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代替。而那些走过了抗日战争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因为使用寿命将尽或是已尽,不再受到重视,四散零落,多数不知所终。
目前,国内还有两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遗存下来。一门存于军事博物馆,是解放上海时缴获所得,一门存于辽沈战役纪念馆,自然是辽沈战役之中的战利品。这两门曾经声震一时的重榴炮,如今只是作为一种火炮型号进行着展示。但那一段峥嵘历史,却铭刻在了它们的钢筋铁骨之上。
选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