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故事:祸起金匾

时间:2017-05-12 12:35:45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故事大全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民间金故事:祸起金匾:

明天启年间,胶东大旱,热土焦禾,天地像个大火炉。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老百姓只好扶老携幼去逃荒。黄河故道有个大村镇,镇上有户祖传医家刘家,面对着旱魔压顶、十室九空的惨相,也无法生存了。刘老爷子咽气前,打发两个儿子赶快逃命去。

独轮木车装着全部家当,兄弟俩一个前头拉,一个后面推,“吱吱呀呀”一路风尘来到北京,倾其所有,在皇城根侉子巷开了间小药铺,坐堂行医带卖生药。店小本微,常受些恶官刁吏、狂徒无赖的欺辱。刘氏兄弟靠着独到的医术和薄利经营,仍然难以为继,打算着再图他迁。

这晚,兄弟俩打烊后正唉声叹气,忽听门板响得紧,连忙吹灯闭气不敢动弹,以为是又有歹人前来敲诈滋事。可敲门声越发急切,兄弟俩寻思,也许是急病求医,就只好掌灯开门。门开半扇,黑暗中挤进一人。未待看清,那人已深深一拜,捧出个布卷,口称务请笑纳。

兄弟俩惊诧不已,举灯细看,方才认出来人原是紫禁城外捡破烂的瘸子。据传他是秀才出身,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锦绣,只是屡不及第,跳楼跌断腿,落得在京城拾荒为生。前些日子病倒铺前,兄弟俩见其可怜,抬进屋温汤施药救治,救了他一命。瘸子走时感激涕零,声称必报再生之恩,不想今日果然上门。

打开布卷,竟是黄绫一方。展绫细看,惊得兄弟俩面如死灰,双腿筛糠。原来,黄绫上端端正正写着小铺名——宝善堂。落款竟是人称并肩王的九千岁魏忠贤!朱红宝印,如血光罩眼。

刘氏兄弟哪里受得如此隆恩,连忙扑身跪地,磕头如捣蒜。

瘸子笑着将兄弟俩扶起,嘱道:“早日雕匾挂起,也好荫庇贵铺。”

兄弟俩连连点头。瘸子转身欲走,又掉头唱道:“一块虎匾招财进宝,三年燕飞他乡避灾。”唱罢转身而去,融入夜色。

兄弟俩百思不得其解。瘸子到底何人?从何讨得黄绫墨宝?难道瘸子与“九千岁”有什么枝蔓瓜葛?如有瓜葛,怎落得街头撅腚捡破烂?

福祸难定,更不敢轻易雕匾。兄弟俩惶惶然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备了份重礼央人打探究竟。

受托之人千回百转见到魏忠贤属下的当值太监。那太监光脸鸭嗓,受过礼银,倒也爽快,捧起黄绫细辨真假。瞧过多时,忽然厉声断喝:“哪个猴崽子吃了豹子胆,也敢怀疑魏公公的墨宝?待洒家给他一拂尘!”

刘氏兄弟知悉果是九千岁真迹,惊喜万分,随即雇人制匾。

不几日匾成,乌木大漆,阴刻烫金,赫然九千岁朱印,辉映着“宝善堂”三个金字。挂匾之日,兄弟俩沐浴焚香,雇来响班,燃鞭放炮,请来街面人物吃酒,闹嚷嚷震动了整条侉子巷。

自从九千岁匾额临门,“宝善堂”铺价陡升,生意红火,恶官无赖被镇住,却招来富贾豪绅常来光顾。时过两载,铺面三易。挂匾三年,“宝善堂”声名远播,已成大药堂。

七月流火,皇帝驾崩,新皇崇祯继位。朝廷易主,世道恐变,老二想起瘸子的话,“一块虎匾”已“招财进宝”,那“三年燕飞”就该“他乡避灾”了。老大不同意,舍不得偌大的药铺,丢不下日进斗金的生意。老大说,才过上两年好日子,挣下些家资,怎个一走了之。老二说,灾难临头,一切皆空,倒不如此时规避,以防不测。兄弟俩争来吵去,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再加上先后进门的俩妯娌暗吹枕边风。结果,兄弟分道扬镳,家资各半。

老大留下继续经营“宝善堂”。老二携妻离京,落足保定府。

保定是京南重镇,府县衙门所在,人口众多,水陆码头官商如云。老二别的不会,仍打算开个药铺。于是选址购房整修铺面,一番忙乎,已近年底。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