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瞎子
这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镇平城隍庙庙会。
一日早饭后,元大人正在审阅案卷,忽听大堂外三声鼓响,急忙升堂,命衙役带过击鼓人。元大人朝下看去,堂下跪着一老一少,老者双目失明,六十岁上下。那少年十六七岁,跪在堂下眼泪汪汪地说道:“大人,小人今早拉了两捆山柴进城赶会,临行时我娘把织的两匹布命我带到会上去卖,同卖柴的钱合在一起多称些棉花,够今春纺织度日。行至半路,遇到这个老头,想搭我的车进城赶会。我看他是个盲人,怪可怜的,就扶他坐上车来。不料到城里下车时,他把我的包袱抱在怀里,硬说包袱是他的,望大人明断。”
瞎子也说道:“启禀青天大老爷,小老儿今日进城卖布,顺便乘他的车,谁想临下车时,他竟讹我的布,望大人高悬明镜,替小民作主!”
元大人命衙役从瞎子怀里取过包袱,问道:“包袱里的布可有记号?”少年回答说:“临出门时,娘只交代让我卖布,我也说不上有啥记号。”瞎子急忙接口说:“大人,这布是我的,我有记号,布面一尺二寸宽,两丈四尺长,两匹布宽窄长短一样。”元大人命人取来尺子当堂量过,竟同瞎子说的分毫不差,元大人当即勃然大怒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年轻人竟来讹诈老人,天理难容!”少年听了,只是流泪,说不出话来。元大人又平和地说道:“看这布染得黑蓝黑蓝的,颜色真够足的。”少年结巴着还没说出话来,瞎子急忙说道:“我外甥是开染坊的,我让他把这两匹布颜色染好点,好卖个大价钱。”元大人和当堂众衙役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瞎子听众人大笑,朝上直翻白眼,不知何故。
这时,只听堂上惊堂木一响:“大胆刁民,坐了人家的车,不思感谢,反而恩将仇报。明明是生白布两匹,哪来的颜色。还不从实招来。”瞎子这时方知中计,无奈事已败露,又怕皮肉受苦,只好乖乖地招了供。
原来瞎子一坐上少年的车,摸摸身旁有个包袱,把包袱抱在怀里说道:“我把包袱抱着,免得滚下车去。”少年只当瞎子是好意,就放心赶他的车。瞎子摸摸包袱里是两匹布,就见财起意,一路上用手卡了布的长短,又一页一页数了布的层数,心里暗暗记下。
元大人狠狠地斥责了瞎子,念其是盲人,免了四十大板,又亲手把布交给少年。一时三刻,了结了这桩公案。
元大人任镇平县令六年之间,全县境内,村村无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安居乐业,被后人广为称颂。
以上就是元县令审案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