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卢旺达大屠杀真实惨状!是什么让卢旺达血流成河?

时间:2016-12-13 12:26:01 

卢旺达大屠杀,是上个世纪末最残酷的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源自种族矛盾,除了种族矛盾,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让卢旺达大屠杀的杀戮者泯灭了人性。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血流成河的历史,揭秘卢旺达大屠杀的真实现状。

以卢旺达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不约而同表现了一个细节:联合国部队接走所有的白人,屠刀架在脖子上的黑人难民却不能上车。西方文明和上帝没有拯救卢旺达。卢旺达大屠杀纪念电影《卢旺达饭店》中,一向西装革履的保罗,痛哭着撕扯掉领带;《杀戮禁区》中的神父把圣经交给难民付之一炬。他们一生的信仰,随100万条生命殉葬

卢旺达大屠杀100天,被害者100万,一个国家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联合国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9月30日宣布,卢旺达前公职部长和贸易部长判处30年监禁,罪名为在1994年共谋实施屠杀和公开煽动屠杀,而前卫生部长和外交部长则被宣判无罪。卢旺达检察官对“无罪”这一审判结果表示震惊,将考虑上诉。

这则消息提醒世人,那场骇人听闻的惨案还远没有成为历史,还在刺痛卢旺达的神经。整个国际社会也还站在无形的审判席上。在信息通畅、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时代,在联合国成立近50年的时候,百万平民竟死于弯刀和木棍的屠杀之下。更讽刺的是,大屠杀发生后并没有马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直到2004年,好莱坞电影《卢旺达饭店》上映后,人们才意识到十年前发生的“冲突”曾有多么严重。

主人公保罗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必须让他们(海外有权势的人)感到无地自容,以使他们伸出援手。”在某种程度上,电影达到了这个目的。《卢旺达饭店》在柏林电影节一亮相就引起轰动,尽管该片拍摄技巧并不算十分上乘,也没有大明星加盟,但问世不久就常被媒体和电影网站归入“经典”行列,因为它唤起了良知和反思。

幸存者认为,1994年只有卢旺达大屠杀没有温情

“当一个国家陷入疯狂,整个世界闭上眼,有一个男人敞开了双臂。”这句话写在《卢旺达饭店》的海报上。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当时是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他深谙于乱世中经营饭店的“潜规则”,用名烟名酒笼络一批军政商界的权贵,使这个四星级酒店成为当地最能象征品位的名流聚点。胡图族和图西族是卢旺达两个主要民族,20世纪90年代,两族武装势力展开内战,1994年,矛盾爆发到顶点,胡图族极端分子煽动杀光图西人。保罗是胡图族,而他的妻子是图西族,他一开始只想保护妻子和孩子,但1000多名图西难民涌进饭店,其中有很多是他的邻居和朋友。保罗别无选择,要么看着他们被杀,要么尽力保全。比利时籍的酒店老板仓促回国,把酒店交给保罗管理,联合国维和部队接走了所有外国游客却不管卢旺达难民。保罗以一人之力,不惜血本贿赂胡图族首领,利用长期积累的人脉巧妙周旋,使躲藏在宾馆中的难民一次次幸免于难。

本片导演特里·乔治2001年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与保罗会面,听了他的故事。2003年1月,乔治前往卢旺达采风,保罗陪同。保罗在卢旺达大屠杀之后举家迁至比利时,2003年是他首次回国,他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他们重返大屠杀现场,采访幸存者。乔治深受震撼,他觉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将这悲惨的过去拍成电影。

整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名真姓,有明确原型。男主角扮演者唐·钱德勒为了使自己更贴近真实的保罗,给保罗发电子邮件,问他喜欢什么电影、艺术和博物馆,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开机之前,唐·钱德勒和保罗一起去外景摄影地南非,促膝谈心,共同相处了一个星期。后来保罗称赞钱德勒的表演近乎完美。

唐·钱德勒在拍《卢旺达饭店》以前是个“万年配角”,一直籍籍无名。导演慧眼识珠选中了他,但投资方想找更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星来演,有意换将。唐·钱德勒非但不恼,还帮助导演游说丹泽尔·华盛顿、威尔·史密斯等一线黑人男星。作为非洲裔演员,他希望卢旺达的故事让全世界知道,哪怕不是他来演。最后影片变成了独立制作,导演自费拍这部电影,主角也就没有做出更换。唐·钱德勒一举成名,后来又拍摄了《撞车》等片,更为观众熟知。

这部以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起初被美国电影协会不假思索地定为R级,即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在制片人呼吁下被重新评定为PG-13,将限制放宽到13岁。只有极少数电影在没有经过重新剪辑的情况下就能改变分级。

《卢旺达饭店》的确不算一部限制级影片,全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人性和救赎的故事,几乎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杀人的镜头。这是影片的优点,也是它的缺憾。它用温情脉脉的手法再现了一个残酷的年代,却无意间弱化了卢旺达人经受的灾难和痛苦。影片以真实打动了世界,但在卢旺达幸存者看来,米勒·科林斯饭店的故事并不具代表性。在他们的记忆中,1994年的夏天,整个卢旺达只有卢旺达大屠杀,在那片被世界遗弃的血海中,看不到任何救赎的希望。

比利时殖民者在卢旺达大屠杀中划种族分贵贱

很多研究者认为,在殖民时代以前,胡图和图西与其说是不同种族,不如说是不同阶级:胡图较穷,人数较多;图西较富,人数较少。两者之间可以流动,并没有固定界限。

1916年卢旺达被比利时占领,二战后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电影中,一名西方记者问胡图和图西的区别是什么,卢旺达记者说:“按照比利时人的说法,图西人个子更高,举止更优雅。他们测量所有人鼻子的宽度,把皮肤更白、鼻子更窄的人挑选出来。”换言之,比利时殖民者挑选长相举止跟白人更接近的“文明人”,扶持这个阶层,并把阶级上升为种族概念,用“精英”图西“族”来统治占人口数80%以上的胡图“族”。

20世纪60年代以前,88%的政府官员都是图西人,耕地也高度集中在图西人手中。阶级地位的悬殊和种族差别混为一谈,仿佛图西人天生高贵,胡图人理当受苦,本是同根同源的一国民众,就此埋下矛盾和仇恨的种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卢旺达人口增长迅速,到90年代初期人地矛盾已非常突出,生存的压力也激起了仇富的情绪,因此有了卢旺达大屠杀。

1959年,卢旺达南部的胡图族农民造了图西贵族的反,抢了他们的土地,许多图西贵族逃到邻近国家。比利时转而扶植势力日渐强大的胡图族。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胡图族上台执政。由于几十年来一直在图西人的压迫下生活,胡图统治者开始对图西族政界要人大规模打击报复,流亡在外的图西人也组织力量反攻,两族冲突不断。

卢旺达大屠杀中,平均5分钟就有一人被杀

矛盾在1994年达到顶点。当年4月6日,胡图族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参加和平谈判后回国,专机在首都基加利机场附近遭到一枚土制炮弹袭击,机毁人亡。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桩悬案,图西人认为是胡图极端分子谋杀主和派总统,而胡图极端分子当即在全国电台宣布图西人是凶手。影片中,保罗一家和邻居们一起听到了这段恐怖的广播:“我们伟大的总统,被图西族蟑螂谋杀了!算账的时候到了,优秀的卢旺达胡图族人,我们必须砍倒高树!现在就砍倒高树!”

砍倒高树是什么意思?就是砍死图西人,他们身高相对较高。比利时殖民者曾设立政策,为卢旺达人提供奖学金赴欧洲深造,选拔的条件竟是身高,其实就是只给图西人机会,排斥胡图人。对于胡图人来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于是极端分子喊出了“砍倒高树”这种渲染种族仇恨、号召屠杀的卢旺达大屠杀口号。

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一起爆发,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拿起屠刀成了刽子手。在仇恨洪流的席卷下,胡图人如果不参与屠杀,就会被视为叛徒。正因如此,很多人评价保罗比保护犹太人的辛德勒更伟大,因为他随时都可能死于同族人乱刀之下,却坚持在自己的饭店中庇护图西人。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奇闻异事

美图欣赏

奇闻异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