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剃发易服背后的故事 多少人成为这一政令的炮灰?

时间:2016-12-13 12:59:59 

剃发易服,是清朝独有的特色。剃发易服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周折,在这过程中,还成为民众的笑柄。关于剃发易服,有什么的历史渊源和有趣的故事?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剃发易服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剃发易服背后的故事。

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讲,留什么样的发型都不是问题,你就是顶着一朵奇葩招摇过市,大家最多也是侧目而视。然而对于40年前的中国人来讲,留什么样的发型,代表你的革命立场;对于300多年前的中国来讲,留什么样的发型,则关乎生死。

有人会问,我留什么发型是我自己的事情,怎么和生死扯上了。这事放到明末清初,还真和生死有关系。1644年满清入关,铁骑踏遍中国,改朝换代这事再次上演。老百姓骨子里已经习惯了,不就是换个皇帝嘛,该干嘛干嘛去。

所谓的“反清复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明朝皇帝昏庸无能,残暴也不在少数,没有满清入关,皇帝也许就是李自成了。本来老百姓臣服了,也不怎么抵抗了,但是多尔衮出了个昏招:剃发易服。

所谓的剃发易服就是汉族人把头发四周剃掉,留下中间很细的一绺小辫,活脱脱的少数民族风。许多人都被电视剧误解了,认为清朝的发型就是前面剃的光光的,后面跟一根油光可鉴的大粗辫子,用鲁迅的话来讲,就是“可爱”极了。这种发型其实已经是清朝末期的发型。如下图所示:

剃发易服的易服就是把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上衣下裳”变成了“长袍马褂”,把“右衽”变成了“左衽”。也许,对于不了解历史文化的人来讲,剃发易服没什么大不了,值得以死相抗吗?!但是对于当时的汉族人来讲,这必须是以死相抗的,因为发型和服饰代表了汉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什么是剃发易服文化,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却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它包含我们数千年来积累的智慧、规则、道德、信仰等等,最终通过一种“仪式”存在,具体就是我们的发型和服饰等。孔夫子就说过:“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没有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汉族人的文化靠什么传承,几千年的文明被抛弃,沦为野蛮人。虽然现在讲究文化融合,孔夫子这话也说的太绝对了,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能丢,当然不是靠所谓的恢复“汉服”,而是靠文化的延续。

所以当汉族人剃发易服后,朝鲜人、日本人甚至包括当时的安南、缅甸等国家对清朝是非常轻视的,尤其是朝鲜人,认为“中华”已灭亡,自居“小中华”,来中国的朝鲜使者见到汉族官员往往趾高气扬,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延续了中华文化,而非“剃发易服”的“野蛮人”。

所以看看现在的韩国人,他们的传统服饰、礼仪习惯、饮食医学等基本上延续了中华的儒家文化,相比之下,我们似乎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如此的陌生,甚至说是无知,怎能不惭愧。如果说清朝的“剃发易服”是武力下的屈服,而近现代的文化断层,我们又作何反思?

在清政府颁发“剃发易服令”后,已经臣服的汉族人纷纷起事,他们并不是为了保住明朝的江山,他们为的是保住自己的民族尊严和数千年的文化血脉。

“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的惨剧就是在此背景下发生,期间也掀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许多不愿剃发的汉族人前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而清政府用了近40年的时间才平定汉族人的反抗。

在清初剃发易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故事,颇耐人寻味。

剃发易服之孙之獬的故事

清政权入关伊始,即令关内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剃发,即照满洲习俗改变发式,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影响下的汉族而言,这一改变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剃发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在广大的地区引起激烈反抗,并遭到无情的镇压。

传说这个剃发易服令是由一个降清的汉族官员提出来的,此人便是孙之獬。

孙之懈是个正史中有记载的人物。他虽然也是个“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但行事却为明末士林所不齿。天启时,他曾依附阉党魏忠贤,《明史·倪元璐传》载,“孙之獬,忠贤党也”,崇祯帝下令将阉党所编《三朝要典》焚毁,他“闻之诣阁大哭,天下笑之”。明末动乱中,他散尽家财,剃发易服,在家乡山东淄川组织一帮人,帮助当时在山东进行招抚的侍郎王鰲永抗拒农民军,山东巡抚方大猷将他的“事迹”上报给刚刚入关的清廷,于是他奉召入京,成为新王朝的礼部左侍郎。关于他向清廷提议,令天下人剃发易服这事,清代官修诸书并无记载,《清史稿·孙之獬传》亦未提及。倒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流传很广的文人笔记《研堂见闻杂记》中有较明确的记载,《清稗类钞》也有“孙之獬改装”一条,两条记录内容相近而前者较详。大致是说,入关初,清廷并未下决心改变汉人服饰,朝堂之上,各自旧服,分班而立,孙之獬为了向多尔衮表示忠诚,自己带头剃了头,穿了旗人的服装,并说自己家人老小也都改了发式服装。结果,上朝时,他想站到满臣一列中,满臣以他是汉人而不准,他要站到汉臣一列中,汉臣以他穿的是满装而不容他。他一怒之下,向顺治帝上奏,说这种剃发易服情况,“是陛下从中国,而非中国从陛下也。”多尔衮看了奏疏,大为激赏,于是下令天下剃发易服,命中国南方各地军民人等一律剃发,改从满人服饰发型,否则军法从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个引发千万人流血死亡的歹毒主意都是由于孙之獬“一言激之也”。孙氏评论剃发易服“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研堂见闻杂记》一书,为清初山东文人所作,原来流传不广,辛亥革命时编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痛史”中,流播渐广。初版署名作者为“娄东无名氏”,后经学者考证,作者为与孙之獬同乡的王家桢。该书记载清初历史变迁中的许多事件,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具体到孙之獬疏请令天下剃发一事来看,其真实性却颇可质疑。

首先,剃发易服一事为引发各地民众激烈反抗的政策,既然有汉人提出此事,清廷可免去此项罪名,官书中当会有所记载,甚至应该大肆渲染,但官书中对此却没有记载。

其次,就史实而言,早在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就曾制定了清朝服饰的基本原则,皇太极更是从总结民族统治的经验的角度,制定了入关以后,满人不得学习汉人服饰的规章,他说:当年金朝人入关,改变了祖宗的服制,学习汉人的服饰,长时间难以恢复,我们以骑射为本,如果学习汉人服饰,“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怎么能打仗?今后世代子孙不得变更祖制。可以这么讲,入关以前,对于满人不学汉装的问题,已经上升到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角度来认识了,也为入关后下令汉人剃发易服打下了伏笔。

再者,从关外时期的情况来看,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后金及清政权打下辽沈诸地,均令当地军民人等剃发。可见剃发是从关外时期就已形成了的定制,并非始自于入关以后。以《清实录》所载,清军攻入山海关,亦令城内军民剃发,以示归顺。进一步,顺治元年四月(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后,兵锋直指北京,当时即令各地逃亡百姓“各还乡里剃发迎降”。五月,师入通州,“知州率百姓迎降,谕令剃发。”可以这么说,进入内地以前,“剃发”就已成为一项既定政策。

当月,清军进入北京,立即颁布剃发易服之令:

“今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出之水火而安全之。各处城堡着遣人持檄招抚,檄文到日,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军民免其迁徙。其为首文武官员即将钱粮丹籍兵马数目、亲赍来京朝见。有虽称归顺而不剃发者,是有狐疑观望之意,宜核地方远近,定为限期,届期至京,酌量加恩。如过限不至,显属抗拒,定行问罪。”又:“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各官宜痛改故明陋习,共砥忠廉。”

以是观之,清军入关,沿途下令军民人等剃发,而此时孙之獬仍在山东乡间,并无首倡剃发之可能。剃发令并非源自汉族官员孙之獬,当无疑义。至于为什么到次年六月下令严格执行剃发之令,清廷也作了解释,《东华录》载,顺治二年六月谕礼部:“向来剃发之制所以不即划一,听令自便,盖欲天下大定,始行此制”,可见此事也与孙之獬无关。

那么,剃发易服令这样一件大事,怎么张冠李戴地转到孙之獬的名下了呢?文人笔记,民间传言,虽非信史,亦略有痕迹可循。孙之獬在明末党争中,依附阉党,为士林不齿,至清廷入主,为朝中率先剃发者之一,又于严令剃发之当月,与陈名夏、金之俊等人同时得到“红纱蟒衣一袭”,而且此人也确有“举家男妇、皆效满装”之举。《清史稿·冯铨传》中说,冯铨与孙之獬、李若琳等人“皆先剃发”,而且孙之獬合家“男妇并改满装”,以至引起“诸臣遂谋陷害”。传至民间,至有张冠李戴,将剃发令的产生归罪于孙之獬。传至民间,至有张冠李戴,家乡文人,痛恨小人,行诸文字,乃至谬传后世。

孙之獬有不少小人行径,的确不假,但他毫不掩饰,比如明知崇祯已下令销毁《三朝要典》,他竟敢当众痛哭,也算是个“真小人”。孙之獬这人的立场,倒也是非常坚定。曾有被清军俘获明臣,誓死效忠于崇祯,孙氏嘲笑说:“就崇祯这么个人也值得你去效死?”在清廷做官约三年时间,他曾就宦官问题、官员结党问题等事上疏,特别是他曾就家乡淄川县减免赋税一事专门上疏,也算敢于直言。在对待农民军问题上,他的立场也是非常明确的,入新朝廷做官前,他散尽家赀,为镇压农民军出力。顺治四年,革职乡居的孙之獬被李自成旧部和抗清农民军所获,农民军曾试图利用这个曾中过进士的文人,可他就是坚决不从,以至民军对他用尽刑法,仍不愿降。农民军当着他的面杀死他的孙子、孙媳,他破口大骂,以至最后被“五毒备下,缝口支解”而死。孙之獬“合家惨死”后,有人建议清廷按职给他抚恤,也有人提出反对,说他此前已经被解职,不应给恤,最后多尔衮并未批准给他抚恤。

清初,降附新主子的明朝旧官成千累百,参与镇压农民军的也所在多有,他既不是带头降清剃发的第一人,在得到“红纱蟒衣”之赐诸人中,他也不是排名第一的人物。但在充满故国之思的文人士大夫笔下,这样一个毫无顾忌,拚命讨好新主子无耻之徒最终被冠以“剃发易服”之名,被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孙之獬的故事是颇耐人寻味的。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更多精彩,请点击: 炮灰

相关奇闻异事

美图欣赏

奇闻异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