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殿庆
屈原如端午节江水里的一枚清洁的粽子,2000多年依然光鲜不腐,不腐的是百姓的爱戴和民众的呼唤依然透着糯米的洁白和竹叶的清香。关于屈原的遭际已讨论2000多年,我只想说那句不用论证的真理就是: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对强权,面对个人利益,谁又肯牺牲家庭幸福甚至个人生命而做那少数者呢?屈原愿意,因为他胸怀国家心系民生,国破家亡身何用?他纵身一跃,就给历史画了一个惊叹号,让无尽的后来者陷入无尽的思索。屈原是用死亡来做最后抗争的,投江是他坚持真理的最后一搏,是历史经典地提炼人格地净化,就是家国情怀、君子之风、诗人风骨以及屈原文化的完美体现。
屈原的家国情怀,具体表现在他心系民生的忧患意识,“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矢志不渝,这是文人为官的一种道德担当。这种心系民生的忧患意识是为官之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认识到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孔子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面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是为官的洁身自好。屈原的诗中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这是为民生之苦的文人为官的忧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敬重焦裕禄这样心系民生的好干部,在1990年创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赞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还化用屈原的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这是全心全意为民生的历史穿越,这是中华好官文化的传承。屈原有过亡国之痛的家国文化感伤,这种家国文化就是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有国才有家,没国哪安家?这是哲学层面的互为依附关系,在杜甫那里就能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家亡忧国思家的文人忧伤,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
屈原的君子之风。在《楚辞》中使用“君”字的诗歌有15首,共47句,通过对“君”字的解读,可以体会屈原感恩、忠诚、品行高洁的君子风度。首先,“君”表现了他胸怀一颗感恩之心,对天地神灵敬重的君子之风,比如云中君、湘君、东君等。“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这个“君”是指云神,是楚人拜祭云神唱颂歌时的指称,传承了西周时期民风民俗及礼教文明,到了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放到哲学层面来解读,就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敬重,所以尊称各类神灵为“君”,也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是托意楚王,喻指楚王和人民建立和谐相融的关系。其次,在《九章》里“君”字出现较多,即指国君。这里君王和国家合一,对君王的尊崇,也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九章》是屈原流放后所作组诗,虽然身处危难,但忠君爱国情怀不移,如《惜诵》:“竭忠诚而事君兮”,“待明君其知之”。屈原以悲痛心情悼念今昔,虽身处危难仍矢志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君”的第三个意思在先秦文献典籍中的普遍指称是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包含了屈原对贤人、贤臣、士人敬重的君子之风,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卜居》有:“君何以教之?”“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这是屈原假托他人之口为己画像。在楚国的政治现实背景下展示自身的遭遇,澄清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烘托了高洁如兰的品质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