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结婚生子的张坚眼里,1986年出生的黄云凌是个单纯的“小弟弟”:“他对学术有很美好的想像,对未来充满理想。我已经是社会人了嘛,比较愤青,经常说些体制没救了这样的消极话,他反而会鼓励我,说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破灭
黄云凌最怕的是让同学看不起。因为身边人们的异样眼光,初中时他就想退学,母亲当时劝他:“你不去读书将来干嘛呢?”
大三时,黄云凌开始刻苦学习准备考研,并为了体检过关而开始长跑,每隔一天跑四五公里。这个习惯,他坚持了7年,直到找工作屡屡受挫才停止。
本科毕业考进厦大读研的黄云凌,成为他就读的那所二流本科大学里的“榜样”。
他读到博士,成了家里人的骄傲。邻居夸他时,他看见了父母亲脸上的自豪。
读博期间,黄云凌成功申请到去荷兰公费留学的机会,对方教授对他的研究计划很感兴趣,但因为当年有别的事务,邀请他第二年再来。可是第二年就错过奖学金了,加之黄云凌没有预测到自己毕业后会遭遇“失业”,与出国机会失之交臂。现在回想,他懊悔不已,如果当初争取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工作,自己的命运或许会从此改写。“在西方国家,像霍金那样重度残疾的人,依然能够成为学术领域的偶像,获得全社会的尊重。”
在厦门读书期间,黄云凌放假时很少回家。他知道自己需要比别人更努力,而他也能从学术中感受到最大的成就感。他也畅想过,自己有了事业基础后,要谈个恋爱,拥有一段真正“平等”的感情,娶妻生子,建立家庭。他还打算毕业的时候,让全家都来厦门,一起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但求职受挫,让他无心再谋划这些事了。
歧视
求职之初,黄云凌也是信心满满,气定神闲。
2012年年底,博士毕业前半年,黄云凌递出第一份简历,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广州某大学的一个科研岗位。后来没有结果。当时他因为博士尚未毕业,并没有很在意。
之后,黄云凌又投了福州一所师范类大学。系主任对黄云凌的简历和研究计划非常满意,两人电话谈得“八九不离十”。但接下来的面试,却让黄云凌备受打击。
面试当天,黄云凌和另一位博士同学一道前往。结果,见到黄云凌本人后,校方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黄云凌的同学得到了校方自始至终的热情对待,而黄云凌在面试试讲时被突然打断。面试后校方请两人吃饭,黄云凌完全被晾在一边。
这次失败让黄云凌清醒地意识到,身体缺陷必将成为他求职的障碍。之后,黄云凌决定“调整策略”:除了高校,也投科研机构;除了发达地区,也投西南部地区;除了较好的学校,也投二三流学校。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