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柜”吧 内向者

时间:2015-10-10 19:07:08 

人群中大概有33%到50%的内向者,这是美国的调查数据,而美国几乎是全世界最外向的国家。在美国,成功者必须开朗活泼,在压力和注意力下游刃有余,有足够的口才和亲和力说服别人跟随自己。美国学校里的“外向”压力甚至比社会上更大,在《黑客与画家》中,保罗·格雷厄姆写道,“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中国显然是更为内向的国家。2001年,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曾联合做过一个两地华人基本性格向度的比较,发现在“外向-内向”维度上,两地华人并无明显差异,有意思的是,开始职场生涯的社会人,“外向度”都明显高过大学生。或许是因为人们进入职场后,很快会发现自己亟需修炼外向者的天赋–譬如演讲、销售、谈判和领导技能。

当社会一面倒地赞扬外向,内向者就开始伪装成外向者。是否外向者才是亲社会的合作者,而内向者是需要“修正”的瑕疵亚种?说到底,究竟什么是内向,什么是外向?

哈佛心理学者杰罗姆·卡根认为,内外向的本质区别在于接受刺激的“舒适区”不同。

卡根的著名追踪实验始于26年前。当时他找来500名4个月大的婴儿,全部身心健康,来自白人中产阶级。这些小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们能通过一些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卡根为宝宝们准备了晃动的彩色手机、气球爆炸声和酒精棉签的气味,对于这些视、听、嗅觉的新奇刺激,40%的孩子始终平静而饶有趣味地观察着,他们是“低应激群体”;20%的孩子则表现得极为抗拒–皱眉、哭泣、挥手、踢脚、不断扭动身体,他们是难以安抚的“高应激群体”;还有40%“中等应激”的孩子,反应介于二者之间。

这群孩子慢慢长大,研究者一次次找到他们,进行追踪测验。卡根退休后,合作者、麻省总医院精神病学者卡尔·斯瓦茨仍继续实验,在这群孩子18岁和21岁时测量他们的心理和大脑状况。

研究发现,高应激孩子7岁左右就已明显更加安静,他们大脑中的杏仁核等警戒系统特别发达,因此他们更抗拒新鲜刺激,讨厌味道强烈的食物,不喜欢在生日会上邀请全班小朋友,比起过山车可能更喜欢阅读–他们已经按照基因和大脑蓝图,长成了小小的内向者。与此同时,低应激孩子则表现出对新奇刺激的明显偏好,他们大脑中流淌着多巴胺的奖赏系统特别发达,因此更追逐感官刺激,喜欢认识新朋友,能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内向者并不讨厌人类,只是无法像外向者那样迅速接受新朋友带来的冲击。内向者也不是没法当众发言–他们只是难以即兴发言,只在确定自己有“有价值的观点”时才愿意开口。只要事前有充裕时间准备,内向者也能像外向者那样侃侃而谈。如果你是内向者,记住给自己留下空间或时间上的“安全屋”,以便在高刺激、心率压力过载时能进去舒口气。

如果你是外向者,纳闷为什么有些人不肯陪你做些“明明很好玩的事”,出席一些“明明乐趣无穷的聚会”,你可能只是遇到了一个内向者,而内向者在高刺激下的疲惫感和外向者在低刺激下的窒息感,痛苦程度相差无几。

文 游识猷/编辑 翁倩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南方人物周刊15年28期

美图欣赏

南方人物周刊15年2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