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美国:复杂的外交局势
事实上,随着柏林的亲日政策所造成的德国援助的减少,斯大林已经看到了中国获得苏联的援助可以转移日本对于苏联远东地区的进攻,他和蒋介石都放下了意识形态,并和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武器和飞行员开始不断运往中国。
1937年开始,蒋介石就注意不再公开批判共产党的军队,因为他要求斯大林派遣作战部队直接入华。斯大林这边一方面要避免刺激日本,但是另一方面要让中国政府抗战到底,否则来自远东的压力无法缓解,苏联第一批飞机开始运往广州,接下来,大量的攻击机、坦克、汽车以及武器弹药都源源不断运往中国,以1937年的美元币值计算,就有2.5亿美元之多。
1938年,外交变化更大。希特勒在日本的压力下,终于召回了德国顾问团,停止一切武器销售给中国,但是,有7位反纳粹的军官辞职而留在了中国,其中一位后来成为蒋介石的卫队长,不过后来又证明他受了苏联的收买,自己是克格勃特务。
不管他是什么人,亲苏成为蒋做出的重大选择,因为他明确判断,中国要是想取得最终胜利,要联合苏联。美国和英国成为最明确的下一阶段目标,外交政策就是抗日政策,但是此时,美国还在保持孤立,在可预见的未来,唯一可靠者就是苏联。1938年5月,他告诉斯大林:没有你的帮助,中国将无法支持,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当时中国似乎只剩下10架轻型战斗机,斯大林很快派出了65架轰炸机到中国。
2000多名武装人员和3000名军事顾问涌进中国兰州,其中包括朱可夫,似乎这些人是在一夜之间从地上涌出来的。被派遣到兰州观察的史迪威通过四处寻找线索,以及贿赂在苏联人宾馆工作的老板和仆人,发现兰州城里的苏联飞行员为数众多,尽管他们表情阴沉,但是却有另外一种坚韧、顽强、饱经风霜的感觉,他们饭量很大,体格魁梧,而跟着他们学习的中国飞行员正变得像他们一样,充满了公牛的斗志。
史迪威是受美国军事部门的派遣去兰州观察苏联的援助情况的。此时的美国,在对中国的政策上还处于彷徨阶段。尽管面对新兴的法西斯力量,进行干预是美国的基本打算,可是此时的罗斯福总统虽然并不倡导退出中国以免卷入中日战争之中的言论,但是他更关心的是日本的威胁,而不是中国的完整。鉴于日本的狂热的称霸决心,美国人认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使任何国家都不敢贸然向我们进攻”。
因为家族与中国商人长期做生意,所以罗斯福总统一直说他对中国有感情,他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对中国进行帮助,他在内心感情上是完全站在中国一边而警惕日本的。他的外交顾问威尔斯说:在“满洲国”成立后,总统对日本的作为更加恼怒,甚至超过了警惕德国的威胁,“七七事变”之后,他要了太平洋地图在办公室悬挂,讨论对日本禁运的可能性。但是当时美国国内的公共舆论完全站在孤立主义一边,即使是总统也很难改变这一情况。
事实上,这个时候美国人对中国最大的帮助,是空军。当时中国空军处于初创期,早期由意大利派遣教练进行训练,可是中国的空军飞行员基本对内燃机了解很慢,当意大利人因为和日本关系紧密而撤退,并且带着航空地图一起离开的时候,这让中国的空军部队非常惶恐。正好这时候,著名的美国飞行员陈纳德被雇用了。他因为气管炎、耳聋和脾气不好已经从美国退役,到1938年的时候,陈纳德已经在中国晋升为上校,他决定告别过去的一切,在日记里他写道:我到中国了,希望能为这个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自由的国家效劳。他开始大规模的机场建设计划,组建了有效的电台预警系统,在1937年的战斗中,因为中国的飞行员严重不足,他还聘请了几名退役的外国飞行员和他一起组织了国际中队,成功地袭击了几个敌占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