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战 是一个整体(3)

时间:2015-08-19 06:32:19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地建立后,对日军控制区有怎样的影响?

刘统:日军的实际控制区就被压缩在交通线和城市。当时北京是华北的日伪统治中心,但其控制范围只能到香山。香山以西,就是萧克的天下,当时他们的司令部在门头沟爨底下村,叫挺进军。

根据地和敌占区之间还有大量的中间地带,这个区域叫游击区。日本人称之为准治安区。游击区主要体现在华北平原,如冀中根据地的安国、献县等地方是中心区。保定周边如易县等几个地方就是游击区,即双方都能往来的地方。

三联生活周刊:共产党军队如何组织游击战?

刘统:在这些地方如何坚持游击战,有很大的学问。

共产党打游击战第一条原则,就是尊重老百姓利益,以乡土为根据地,也即“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尽量不让老百姓离开家乡。若是一开始组织游击队,让老百姓离乡背井,几天之后老百姓就想回家了,没有斗志了。共产党把武装留在村子里,就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乡,这符合老百姓的利益。

第二条是允许农民两面政权,我们称之为资敌,也即可以给敌人提供粮食、交租。不要求老百姓和敌人拼死斗争,但是要让老百姓自己觉悟:做亡国奴没有好下场。比如,一开始百姓屈服了,给伪军和日军交租。但是日本人和伪军的贪欲是无止境的,立出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例如“大姑娘费”,要想不被日本人强奸就要交钱,还有如过年税、杀猪税等。百姓们自己算,究竟站在哪一边。所以老百姓就从害怕日本人,到自觉拥护共产党了。

在这一点上,共产党也犯过错。比如说八路到村里,游击队去袭击炮楼,袭击炮楼以后,敌人就来报复,把村子烧了。老百姓就非常反感:本来我们还能活下去,你们为什么找事?这就叫“左”。后来共产党严禁盲目发起攻击,因为会考虑后果。这些方面共产党做得很人性化,逐渐得到百姓的拥护。

所以共产党当时是三分战斗、七分发展。按毛泽东的说法,要拉队伍,不用过多战斗,不求赫赫之功,只求能站稳脚跟能发展。

百团大战与日军扫荡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重心在发展扩大自己,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

刘统:1939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日军占领了华南,控制了全部海岸线,向西打到了三峡。国民党在石牌血战把三峡守住。国破山河在,国民政府退到最后还是依靠自然地貌取胜。太行山、秦岭、三峡这些复杂的地貌和困难交通终于挡住了日本的侵略步伐。于是日本人封闭了三峡出口,开始对重庆狂轰滥炸。

蒋介石处境极为艰难,希望八路军在敌后作战,吸引部分日军,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彭德怀认为,八路军已发展到40万人,具备了打击日军的力量。他决定发动“百团大战”,给华北日军来个沉重打击。

从八路军自己的角度看,这一仗也很有必要打。因为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制订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所谓“囚笼政策”,就是对根据地实施军事讨伐,大修铁路、公路和据点、碉堡,在平原地区修筑封锁沟,在山区采取并村和制造无人区,对根据地构成网状分割包围,然后发挥其交通工具的优势,分区扫荡。日本人进行的一项大工程,就是把阎锡山原来在山西修的窄轨正太、同蒲铁路改成宽轨,与华北平原的平汉路并轨,实现了华北和山西铁路运行的一体化。在华北平原上修了纵横的公路网。公路网加封锁沟,使日本人交通、增援非常快捷,却把我军的根据地封闭在一个个“格子”里,给我军的机动和联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彭德怀提出要打一场破袭战,粉碎日本人的囚笼政策。

三联生活周刊:百团大战与正面战场的战役有什么不同?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抗战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