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重镇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敦煌的交通算不上发达,但这并非古代的状况。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一块地处沙漠边缘的小绿洲。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在这里活动。汉武帝时,出于抗击匈奴的需要,派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这使得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交通线全部打通。公元前111年,河西走廊自东向西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拿汉代的中西交通为例:由敦煌向东,穿越河西走廊可到达中原长安和洛阳;由敦煌向西南,出阳关南行,或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北行,是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经典线路。到了隋代又增加了中道,因此,敦煌成为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联结欧亚非三洲的枢纽,被称为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在13世纪古代海运畅通之前,陆上通道都是中国与西方交通的主要通道,敦煌也就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
关于“敦煌”这个名称含义的由来,目前人们的认识还不一致。汉文“敦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列传》所记载的张骞自西域归来后给汉武帝的报告。东汉的应劭最早对这个名称加以解释,认为“敦,大也;煌,盛也”。但“敦煌”这个汉语名词在敦煌设郡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应劭等人的解释难免是望文生义的附会之说。近年来学者多认为“敦煌”是建郡之前居住在当地少数民族对于本地区的称谓,但译自何种语言在东汉时就已失考。
建郡之后,敦煌呈现出一片繁盛的景象。敦煌东部61公里处的悬泉置遗址便能说明这种在政治外交上,中原和西域使者往来不绝的面貌。悬泉置是一个驿站兼接待站。这里出土的西汉昭帝(公元前87~74年)以后的简牍表明,敦煌曾是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安息、大月氏、康居、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龟兹、于阗、罽宾(今克什米尔)等29国使节。
敦煌关键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在古代中西贸易的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商通行于“丝绸之路”。比如,在莫高窟第296窟的壁画中便描绘了中外商人。一些西域客商长期住在敦煌一带。本世纪初,敦煌长城出土了一封4世纪的粟特文书信。它是在此经商的粟特商人写给他在中亚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人和亲属的,信上说:中国的洛阳被匈奴人烧了,我们现在敦煌、酒泉、武威一带经商。又如藏经洞中的8世纪《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了敦煌以西“兴胡泊”的地名,即胡商聚居之地。藏经洞的寺院账目中登记了高档织物、金银器、宝石、香料、珍稀药材等许多西方来的舶来品。这些西方物品都是西域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带来的商品。另外,莫高窟北区石窟发现了当时流通的5世纪波斯银币。
南朝人刘召在注解《后汉书》时,引用《耆旧志》形容敦煌:“华戎所交,一都会也。”由此也可见敦煌作为边陲重镇在商业交往和文化交融上的盛景。
营建莫高窟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