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山 红瓦绿树下的青岛往事

时间:2016-12-05 09:51:03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说起青岛,人们会想到这里是帆船之都、啤酒之乡、旅游之城。除了大海、崂山、八大关外,青岛还有什么风景可看?答案是小鱼山文化街区。

用“人文传奇”来描摹小鱼山这片占地约65公顷的老街区并不为过。那些留存于高低错落、沧桑斑驳的老房舍与山麓青石路面之间、为岁月所磨砺和遮蔽的,才是青岛最不可错失的风景。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萧军、萧红等人都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他们的故居记录了青岛人文发展历史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往事。

风景名人街

小鱼山依傍海湾,向东俯瞰汇泉湾,向西眺望栈桥小青岛,是青岛景致极好的一个去处。山上,德式、日式老建筑鳞次栉比,掩映在绿树和碧蓝海天间。小鱼山之美,不仅在于其清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道路上分散着许多名人故居,如同一串珍珠,在时空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主要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小巷构成,再加上黄县路、大学路等街道上的老楼老院,组成青岛老街最迷人的风景。明清时期,小鱼山处于青岛村的管辖地带,曾作为青岛村民的山场。1891年,青岛建置后,在小鱼山西侧建起清总兵衙门。1897年,德国入侵者强占胶澳(今青岛)以后,在此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先后于1900年和1910年两度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小鱼山东南麓的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被规划为青岛第一个别墅区,德国总督临时官邸在此兴建,地政专家单威廉及伯恩尼克等人的别墅相继出现。1903年,随着沙滩旅馆和跑马场、露天音乐台等的兴建,维多利亚湾成为亚洲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早先,这一带只允许欧洲人居住;1911年辛亥革命后,代表旧势力的清末遗老将青岛的德国租界作为政治突变的避风港,形成第一次移民风潮。1912年,恭亲王溥伟在此筑庐避居,华、欧隔离的政策就此打破。

小鱼山名字的由来则另有一番故事。据说,1891年清政府在青岛开埠后,这座靠近总兵衙门的山头被人称为“衙门山”。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条新开凿的“鱼山路”将衙门山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部山头随着日后盖满建筑而逐渐“消失”,保留下来的东部山头则被称为“鱼山”。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鱼山路中的“鱼山”原本指的是聊城东阿的一座佛教名山。

不过,青岛这座海拔不足百米的鱼山,在接下来的时光里,见证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到来,并由此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诗意昌盛园

1923年,康有为入住原德国总督副官官邸,成为入住小鱼山街区的第一位文化名人。

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改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这里又诞生了亚洲第一座水族馆,成为中国近代海洋科学的发源地。由此,小鱼山周边迅速聚合起一大批人文与科学精英,小鱼山逐渐演变为近现代文化和城市文脉的盛大凝结之地。这些人中不少来此之前还一文不名,青岛则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诸多文化人士之所以选择青岛以及小鱼山,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康有为认为,这里“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非常适合居住。另外,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青岛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特别市,与南京、上海、天津、汉口并列为中国五大直辖市。当时的青岛政局相对稳定,工商业比较发达,宜于经济和文化发展。尽管屡遭列强觊觎侵占,但地缘优势使其遭受的破坏和影响比起许多战略要冲城市小得多。

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土壤也适宜城市文学成长。当时的青岛报业发达,有中文报纸近20家,外文报纸近10家。就青岛的城市人口和规模而言,报纸覆盖率相当高。报业发达,文艺副刊自然也活跃。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报纸文艺副刊可以看作文学气候的晴雨表,青岛发达的报业同样也给文艺副刊带来了勃勃生机。

加之当年位于鱼山路的青岛大学,俨然成为一块吸纳国内主流文化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学区高地。也正因为这块拥山而聚的知识高地,当时的青岛一度与北平(今北京)、上海并称国内三大学术重镇。小鱼山文化街区的名声那时就已经传播开来。

心灵憩息处

老街迷人,是因为历经岁月沧桑;老楼深沉,是因为留下名人的踪迹。循着这些名人的足迹,青岛在它美丽的自然风光外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风情。穿行其间,不仅能充分领略到其独特的建筑风情,更能触摸到那红瓦绿树之后的城市文脉。

作为欧亚文化交汇之地,青岛内在的奥秘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有着生动的展现。这里分布着大量建于1914年以前的欧式住宅,如总督副官官邸、胶海关税务司阿里文旧宅等,它们是青岛早期建筑的代表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营造的法国领事馆旧址、宁文元别墅等,皆以欧陆风情为依托。这些建筑依山而建,临海而立,中西合璧,充满东西方文化对话的魅力。沿着地势起伏的街道前行,一路观赏着红瓦黄墙、错落有致的高窗拱顶,好似触摸着小鱼山的肌理。一段段鲜活的记忆透过简短的文字和斑驳的建筑依稀呈现。左手边上坡处的福山路岔路口赫然矗立着一块高约两米的“小鱼山文化名人一条街”路牌,由此进入福山路,耳边的喧嚣声渐远,石路幽静,梧桐树花随处可见,香气扑鼻。

在并不偏僻却格外幽静的小路–福山支路上,两栋相邻的建筑因其曾经闻名于世的主人而在青岛的文化史上占据了特别的地位:一栋位于福山支路5号,雕栏玉砌,遗留着当年主人的显赫与浮华,它的名字叫“天游园”,是晚清名士康有为的故居;另一栋位于福山支路6号,简约清淡,连铭牌也不见,好像藏身于市的隐士,当年的它是赫赫有名的私人戏剧图书馆–“褐木庐”,创办人为我国著名海洋科学家、戏剧家宋春舫。

康有为故居前临汇泉湾,背依小鱼山,是一幢三层德式楼房,砖石结构,为青岛最早的欧式建筑之一。进得门来,园中银杏婆娑,花草葱郁,雅致清幽。据介绍,康有为故居始建于1899年,原为德国总督府要员的宅第,1923年,康有为买下此楼。1927年,康有为病逝于此,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1917年冬,康有为首次登临青岛。这里卓越的山海气象给了这个经历过变法、流亡、保皇三重巨变的人以莫大宽慰,他萌生了在此寻得一处憩园的想法。

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转过年,康有为再次来到青岛,并花了1000大洋买下德占青岛初期的提督楼。他将废帝宣统所题“天游堂”匾悬于堂中,将宅邸庭院称为“天游园”。对于这座别墅,康有为甚为满意。在这里,他用最后的时光研习书法,参理佛法,一边静心读书,一边聆听涛声,度过了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从“天游园”出来,仅仅跨过一条两米多宽的小路,就是“褐木庐”的所在。

“褐木庐”的主人是宋春舫。宋春舫早年留学欧洲,精通多国语言。回国以后,曾在北大、清华等校任教。他被视为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创始人,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介绍西方戏剧及理论的戏剧家之一。

1928年7月,宋春舫应邀来青岛,并出任青岛观象台海洋科首任科长。1930年秋,宋春舫、蒋丙然倡议在青岛建设海洋科研机构,并得到蔡元培等人的支持。而后,青岛市决定,第一步先建水族馆。为此,宋春舫捐出600大洋,而山东省政府的捐款不过1000大洋。

宋春舫的藏书家身份,更为其充满传奇的人生添彩。他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以搜集戏剧图书为“痴”。其藏书中有一半为英、德、法文版图书。据说,宋春舫当年从海外购进大量戏剧图书。来青岛之后,他在福山支路上购下一楼,开办了“褐木庐”戏剧专业图书馆。“褐木庐”的藏书非常丰富,在1934年前后已经达到9000多册,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戏剧专业图书馆。不仅在青岛的翻译家,如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等人找他借书,就连外地甚至国外的读者也纷纷写信,向“褐木庐”借书。

梁实秋在《书房》一文中曾写到:“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可惜斯人已去,徒留今人怅惘。

离康有为故居不远的福山路3号,是沈从文故居。这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花岗岩立面,融合了德式、日式两种风格。看上去颇为幽静雅致。1931年8月,沈从文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来此任教。他在小鱼山的洋房地势很高,可以遥看汇泉湾的碧海蓝天和中山公园的满目翠绿。沈从文曾在信中诗意地描绘:“我到时,刚粉刷过,楼前花园里花木尚未栽好,到处是瓦砾,只在人行甬道两旁有三四丛珍珠梅,剪成蘑菇型树顶,开放出一缕缕细碎的花朵,增加了院中清韵风光。”这样的“清韵风光”给了他如泉的才思,沈从文的创作也从叙述自身经历转向关心社会和人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沈从文在此居住期间,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丰收,还结交了一大批情意相投的朋友,如杨振声、闻一多、赵太侔、陈翔鹤、宋春舫、臧克家等。也是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沈从文用华美而频繁的情书,成就了他和张兆和的柔美爱情。

当我们把“凤凰”“边城”与沈从文联系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曾是沈从文的精神高地。

顺着黄县路往前走,位于12号的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二层小楼房,它是老舍故居。1935~1937年,老舍在此居住,并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现在的故居经修复后更名为骆驼祥子博物馆。院中央是老舍的塑像;馆中展示了不同出版时期、不同版本的老舍著作,其中最为珍贵的是1939年由人间书屋出版的《骆驼祥子》初版本。

跟其他在青岛小鱼山居住过的名人一样,老舍对青岛小鱼山也表现出深厚的感情。他写的《青岛与山大》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编的《樱海集》《蛤藻集》两本小说集流露了对青岛的眷恋之情;他参与创办《避暑录话》,记录了自己在青岛的生活。

沿着鱼山路往上走,鱼山路33号是梁实秋故居。1930年,作为“新月派”旗手的梁实秋应杨振声之聘,出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钟情于青岛,视之为“君子国”,谓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地方是天下第一宜居之所,言:“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流连忘返不忍心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梁实秋原计划耄耋之年来青岛小鱼山定居,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实现这久存的夙愿。老年的梁实秋在海峡彼岸写下了《忆青岛》《青岛故人两相忆》等散文,缅怀自己遗失在胶州湾畔的美好岁月以及对故园、对青岛、对朋友的眷恋与思念。

从石板路右侧往前走,位于观象山一路1号的房子是萧军、萧红故居。1934年,二人在此居住。萧军、萧红在此居住的半年间,各自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

鱼山路5号是闻一多故居。一进大门,就是闻一多塑像。这幢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东北角的闻一多故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书房内,书盈四壁。

斯人长相忆

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上,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块醒目的标牌,提示着人们这里的街巷到处都是名人故居。

那时节,但凡从这条路上经过,或是在附近的酒馆中小坐,遇到个把先生、名流简直是稀松平常之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的杨振声,后来的继任校长赵太侔,受邀来青岛执教的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方令孺、吴伯箫,与青岛有着更多交集的老舍、洪深、宋春舫和王统照……如果运气好,碰上来青岛开讲座的章太炎和胡适也非偶然。

而今,走进小鱼山,到处都能嗅到80多年前那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推开门,一桌一椅间,仿佛还能看到他们挑灯夜读或奋笔疾书的身影;漫步巷弄中,冥想着那是怎样一段朴素、平实又愉快的岁月。

在小鱼山,真正的风景并不仅是那沧桑的老房舍和斑驳的小路,更是那份曾为岁月遮蔽却又历久弥新的人文情怀。小鱼山是人文憩园,亦是科学高地,由此,青岛在展现东西方文化之深度对话的同时,也获得了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激扬,得以成为现代文学的纪念之地和海洋科学的创始之地,形成了一条内蕴深厚且多姿多彩的文化走廊。

【责任编辑】赵菲

方秀华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9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