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建筑和透明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所谓“无限厨房”,实际上是“透明厨房”,是用全透明材料制作的厨房设施。我们看到透明的台面、厨架、壁橱、龙头和餐具,通过视频看见食物的制作和储存流程。几个月前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平行展单元中,MVRDV(荷兰的一家建筑师设计事务所)的这个项目在威尼斯大学展出时,给我的感觉,它就是一个艺术装置,通过对一个现代模块化厨房的改造,试图让人们进行全新的体验。
厨房这一空间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有多少食物被储存起来了?有多少被浪费掉了?厨房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干净吗?不管怎么说,它给人们一个具有未来感的视觉冲击。
其实在这之前,MVRDV已经有过建造透明建筑的尝试,这个厨房是迈向更大的梦想的一小步。MVRDV的温尼·马斯(Winy Mass)说:“有朝一日,也许它会存在于一个更大的透明环境中,这个大环境甚至可能是我们的城市。”“想象一下,如果厨房里其他的东西都是通亮透明的,就意味着食物是唯一彩色易见的物体。如果不仅厨房是透明的,我们家中的墙甚至邻居的墙也是透明的,那么城市生活将会被无限地丰富起来。我们可以从幽闭的城市,一路看到山川,看到海洋。”
这几年MVRDV已经实现了一系列透明项目,比如一个梦想“水晶屋”已经在阿姆斯特丹落成。这个设计是将其中一个传统墙面置换成玻璃墙面。这个为一家高端品牌店打造的全透明立面,处于阿姆斯特丹的高档商业街PC Hooftstraat上。它利用玻璃砖、窗框、额枋等元素作为手段,试图在激发地方特色的同时,保留地段传统性格,立刻成为建筑和设计界的话题。在视觉上,它确实很冲击,在理念上也很前卫,让意大利一直延续至今的高超的玻璃砖工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放光彩。每块玻璃砖都一块一块烧成,据说成本高达每块100欧,可见他们把烧制每块砖都当作玻璃工艺品来做。砖的立面向上排开的时候,最迷人的是直到和上部的传统陶土砖公寓立面融为一体,这种渐变一样的自然过渡,让人赞叹不已。目前老式公寓的存在,是作为城市传统审美和记忆而存在,而这排沿街公寓有着样式上统一的屋顶,保持原有的立面形式是改造的前提,现在它好似漂浮在店面之上。
要想完美实现建筑师的想法,必须有具有高技术的合作者才行,MVRDV与多家机构进行了合作以提升技术可行性。比如使用一种德国生产的高强度UV结合透明Delo工业黏合剂,代替传统灰浆作为砖体黏合剂。显然,要想追求全透明的效果,传统的黏合剂是无法胜任的,这也说明,新的设计思维也会产生新的建材产业,这就是革新的重要性所在。对一家建筑事务所来说,实现构想的时间超过了构想的时间,工地更像是一个实验室。由于玻璃材料本身脆弱敏感的特性,施工现场全程都需要配备一组专业的技术团队以确保高精度的工艺水平。因为对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来说,一系列新技术和工具都需要被引入:从高科技激光到实验室级别的紫外线灯,再到相对低科技的荷兰全脂牛奶的使用。牛奶的低透明度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液体反射表面,用于第一层砖的砌筑找平。所用的玻璃砌筑墙体虽然表面看起来脆弱,但实际上经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小组的力学测试证明,在很多方面比混凝土更为坚固。这让我想起我们中国传统建筑维修时,是不是也有一些让我们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低科技是那样的实用,而荷兰现代建筑的施工中,竟然有使用到荷兰全脂牛奶的地方。
最近MVRDV在香港地区又完成了一个对旧厂房的改造,让它脱胎换骨,摇身变成一个玻璃办公楼。脱胎的过程是,旧楼被剥离到只剩下拥有原始美的基本结构,不必要的装饰全被拆除。填充材料仅仅选择了白色涂料、玻璃和不锈钢,以保持并强调基本结构的纯净感。在新和旧被清晰分离的同时,也将建筑内部向公众展示出来。这个1.8万平方米的建筑使用不锈钢填充的玻璃作为唯一建筑材料,它坐落在后工业区九龙东内的观塘海滨,初衷是创造一个全透明的办公楼,给我们展示了全新的透明美学。但是如何将一个纯粹而简单的建筑体转变成一个办公场所呢?答案如下,玻璃的桌子、架子、地面、音响、电脑、墙壁——一切都用玻璃做成,不留视觉死角。
温尼·马斯说:“我们正在迈向一个透明化的社会,企业对公众更公开,公众也更关心门后发生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来,透明的工作环境不隐藏任何问题,可以增加信任。同时,这个玻璃建筑也时时提醒着人们这个区域的工业历史。”尽管大量使用了玻璃元素,该建筑公布的年能源消耗量仍比香港办公室平均值低17%,高峰电能消耗量比平均值低15%。
而2015年在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内,有一块长方形的由阳光板材料做外壁的发光建筑,它是由库哈斯和OMA设计的格拉吉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由阳光板材作为外立面的建筑改造项目是由“车库当代艺术中心”改名而来,库哈斯的设计完全没有触碰20年前本来是一个长方体的建筑框架,只是在这条长方体上谨慎地设计了一个可移动嵌板,它成为面积很大的外立面板,有着建筑标记的作用,往上推开后,从公园能清楚看见建筑物内部,而置于双层通高大堂里的艺术作品也变得非常显眼,使博物馆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的视野均毫无阻隔,并重新建立展馆内部和公园之间的视觉联系。
要看这个有着半透明效果的长方体最美的时间段应该是黄昏,也就是里面点灯,而外边的暮色降临时,蓝色的天空衬托着一个长长的发光体。库哈斯尊重1968年的原始结构,做了谨慎的包装,使这座已经沦为废墟的建筑变身为一座全新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设计远离现代建筑标准的“白盒子”,相反它是一个被赋予特色和历史的“场所”,建筑师使用了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立面构造。
在我们关注透明设计时,注意到“火星冰屋”的宇宙建筑的项目,它是2015年由空间建筑探索(SEArch)、云架构工作室(Clouds AO)、建筑与空间研究团体联合设计的火星3D打印冰建筑。这个设计是为了实现2030年以后有人探测火星,在4名宇航员到达火星之前,就可以自动建设的住宅方案。
人类已经开始研究居住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的可能性。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中存在着水和水冰,如月球和火星,这为发现生命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很大的可能。由于水是未来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建立前哨最基本的资源,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一向采取“先找到水”的方法进行探索。正因如此,投标团队首先在这个居住设计中选择了水作为冰屋的主要材料。基于火星上某些特定区域存积着大量的水的预测,这一方案充分利用了水作为固有原料这一特性——既维持人的生命和生态系统,同时又是用于3D打印的建造材料。
冰屋犹如火星表面的一座灯塔,宣告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存在。这个设计的理念建立在为室内带来阳光的同时,与室外的景色创造视觉联系。科学家曾经试图寻找阳光的人工替代品,但人造替代物始终无法像真正的太阳那样经历真实的、未经调和的日循环,实现昼夜变化与平衡人类心理-身体健康的能力。目前,火星的建筑项目都被设计为埋在黑暗的火星表面之下,而火星表面却被认为含有高氯酸盐、石膏及其他危害人类生命的物质。然而,水冰被认为可以屏蔽辐射,抵御太阳暴晒。
这种半透明的外壳重新定义了室内外关系,挑战了我们惯常的假设:外星人的栖息地需要坚不可摧的阻挡视觉的屏障,而这种屏障却把室内空间与周围环境完全分开。冰屋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居住区,是严格的室内空间,这样能够得到更多保护。在核心居住区与作为辐射屏障的冰屋边界之间是一个综合性的植物生态和狭长形的火星景观,将室外与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冰屋上镶有薄膜窗户,在冰壳变薄的地方,大型乙烯薄膜窗户填充了一种防辐射的气体,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周围景观的感知。
关于冰屋的建造材料,被迪尼玛超强的纤维材料加固的完全封闭的透明乙烯薄膜是从着陆器上部署,并且形成了着陆器和火星表面之间的压力边界。这个在地球上精密制造的薄膜,对即将打印好的冰壳形成一种保护,它可以防止任何打印出的冰升华到大气中去。在这一纬度地区,一年四季都保持在冰点以下,保证水将保持固体形态。冰吸收对居民有害的短波辐射,但允许可见光穿透,光甚至在室内空间内反射。这个提案是对人类首次到达火星的纪念,也是作为居住追求物理和精神的居住性的结果。
被誉为“纪录片之父”的美国职业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1884~1951),1922年拍摄了一部关于阿拉斯加州原住民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纪录电影——《北方的纳努克》。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纳努克一家在盖雪屋时,为了采光,在雪屋上方朝阳的方向开了一个方孔当窗户,智慧的是,纳努克在冰河上切了一块方冰镶在雪屋的方孔上,并在窗外立了一块方形雪块向室内反射光线。这反映了采光是人类生活的本能需要,而透明未来只不过是这种需要的延长线。
文 方振宁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