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省南郑有个叫郗家营的庄子,住着一个叫郗利娃六十多岁的老汉。
这一年春天,正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郗老汉家没粮断顿了,又赶上儿媳要生孩子,可真是难上加难。实在没有办法,郗老汉只好硬着头皮去求庄上的地主刘员外借粮。
到了刘员外家,郗老汉低声下气地向员外诉说了自己的难处,央求刘员外借给点粮,度过眼前的困难。刘员外听完了假惺惺地说:“我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呀,不过,我这人心好,见不得别人受困。看着你郗老汉为人还算老实,今天又有求与我,就先借给你一斗麦子,到了收麦可是要加倍还的呀,你借不借?”
”借,借,我记下了,收麦时加倍还上,加倍还上!”刘员外叫来管家,给郗老汉量了一斗混杂了些绿豆的麦子。又当面写了借据:今有本庄郗利娃借到刘员外六斗麦子一斗,(此地把绿豆念作liu豆)麦收后加倍偿还。特立此据。郗老汉不识字,听管家念的不错,就摁上了手印。
三个月后,郗老汉叫上儿子挑了两斗麦子去刘员外家还粮。刘员外对管家说:“你给算算,郗老汉该还多少。”管家拿来账本,又装模作样的在算盘上拨拉了几下开口道:“郗利娃借得麦子六斗加一斗是七斗,一倍的利,该还一十四斗。"郗老汉一听,忙喊:”不对,不对,我借的是一斗麦子,不是七斗,该还两斗,不是十四斗呀,错了错了。”刘员外一下翻了脸:“啥子错了,你明明借了我七斗麦子,还有字据在这里,你还想耍赖不成,真是好人不能当。今儿你要了还粮,不还就去见官!”
不由分说,刘员外就和管家推搡着郗老汉父子二人到县衙。
到了县衙大堂上,只见两旁衙役边跺着棍子边喊着“威武”,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格外醒目。知县老爷在堂上喊一声:“下跪何人,有何事快快讲来.”
刘员外抢先说:“青天大老爷在上,下有郗家营郗利娃三个月前借了我麦子七斗,说好还时加倍,今天还粮耍赖只还两斗,现有借据在此,请老爷做主。”又让管家呈上借据。
县官看了借据,问郗老汉:“郗利娃,你借了人家麦子,为何不按约定偿还,如实讲来。”
郗老汉连忙回话:“青天大老爷在上,小人借了刘员外麦子一斗,说好还两斗。不是借了七斗。”
县官手上抖着借据说:“这借据明明写着郗利娃借到刘员外六斗麦子一斗,这六斗加一斗不是七斗是多少?”
郗老汉说:“请老爷明察,我借的是麦子绿豆一斗,不是绿豆麦子一斗,不能还十四斗呀!”
县官老爷来了气,“啪”的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竟敢戏弄本老爷,六斗麦子是七斗,麦子六斗还是七斗,老爷我不识数呀,真是气死我了。本官今天判你还刘员外麦子一十四斗,再敢胡搅蛮缠,给我板子伺候。退堂!”
“冤枉呀!我不能还十四斗麦子呀,你这个糊涂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