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解放前的事了。
襄阳城南的李家庄,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掌柜的叫李老根。李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疙瘩,小儿子叫宝贵。
疙瘩性格木讷,有点儿呆头呆脑的样子,人前人后不喜欢多说话,是典型的憨厚老实、心地善良之人。
宝贵就不同了。宝贵生得眉清目秀,嘴巴甜得如同抹了蜂蜜,加上又会哄人,从小深得父母宠爱。
俗话说,树大分杈,人大分家。眼看两个儿子都到成家立业年龄了,李老根就着手给他们盖了六间大瓦房。
这六间大瓦房一字排开,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很是气派。
分家时,李老根请来两个儿子的姑父和舅父,做分家的见证人。六间大瓦房,咋样分?当然是两个儿子各三间了。问题是,东边的三间分给谁,西边的三间分给谁。
按照当地的规矩,长兄如父,大的住东边,小的住西边,顺理成章的事儿。可是,小儿子宝贵却不同意,他非争着要东边的三间房。因为东边的房子朝阳,地盘敞亮,而且又临路边,出门十分方便。西边的三间房虽与东边的三间房一字排开,但有一面小山坡挡着,环境没有东边的好。
李老根因为宠爱小儿子,也有把东边的三间房分给小儿子的意思。
姑父舅父有点儿犯难了,说这样就有点儿偏心了,不太好吧?
东为大西为小,这是老规矩,离了规矩就不成方圆了。
李老根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们给疙瘩说一说,他是老大,叫他让一下弟弟嘛。
姑父舅父平时也非常喜欢宝贵,就没再坚持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他们给疙瘩一说,疙瘩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了,还说,反正都是房子,住哪都是住,东边的三间,就按你们说的办,分给宝贵吧!
分家分得很顺当。
大儿子疙瘩住进了西边三间房,小儿子宝贵住进了东边三间房。
分家后,奇怪的事发生了。
庄里人突然发现,李老根盖的这一溜六间房子,不是一般的高矮,西边的三间要比东边的三间高出一砖,远看近看,都非常显眼。
话传到李老根耳朵里,他不相信。盖房子时,六间房子弓打丈量,而且做了平水,房基一样平,房梁一样高,屋梁用的是一样的凛子,咋就会西高东低呢?待他走到房子的正前方,回头一看,傻眼了,西边的三间房果真比东边的三间房高出一砖。
李老根不相信,回去找了尺子,上上下下量了一次,不错呀,是一般高呀!但折回房子正前方,回头再看,还是高出一砖。
更奇怪的事还在后头。
打小儿子宝贵住进东边的房子后,一遇刮风下雨,就漏雨不止。
房子上边明明没有漏子,咋就会漏雨呢?
请人把房子翻修了一次,还是漏雨。
再翻修,仍然漏雨。
小儿子宝贵就怪起李老根了,爹你盖的是啥房子?西高东低不说,还漏雨,咋叫人住呀?
李老根说,我也正犯嘀咕,还真是奇怪了。要不,你跟你哥换了房子吧。
宝贵正有此意图,就顺水推舟地说,爹,这事你做主吧,你说咋办就咋办。
李老根把换房的事跟大儿子疙瘩一说,疙瘩又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还说,反正都是房子,住哪都是住,宝贵他想换,就换过来呗!
房子换了。疙瘩搬进了东边三间房,宝贵搬进了西边三间房。
回头,李老根和庄里人再看一溜的六间房子时,西边三间不高了,东边三间不矮了,整整齐齐高矮一致。
李老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几下,再细细看了几遍,没错,真的是整整齐齐高矮一致。
过了几天,天降暴雨,一连下了三四天。李老根和小儿子宝贵找借口去了疙瘩屋里,抬头一看,奇怪了,疙瘩换过来后,这房子又没翻修又没怎么的,下这么大的雨,咋就一点儿也不漏雨了呢?
选自《长江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