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全随笔频道收集了大量的经典随笔美文,情感随笔,读书随笔等随笔栏目文章都很不错。。快来品读花开时节动京城
每到一月冰雪销尽,二月春来,先是一番春风春雨洗净粉尘,天地为之一新,迎春花便吹响序曲,桃花杏花紧锣密鼓,李花梨花夹道相迎,玉兰花前簇后拥,浓烈烈一片浓墨重彩,热闹闹一阵欢喜喧腾,不为别的,只为迎来一位花中仙子----牡丹。
牡丹生性耐寒,经冰封雪盖生机不减,栏杆以为非此坚忍难成花中魁首;百花开尽始吐芳,大度从容,非此也难有王者气象。于是,只要这边牡丹一打蕾,那边百花全都闭了嘴,睁了眼,屏气凝神,只待花开。
于是牡丹就开了,她一开就开得轰轰烈烈,她一开就开得色艳香浓,她一开就开得举世无双,她一开就开得倾国倾城,你看她不顾不盼,自爱自重,风姿卓绝,落落沉静,国色天香,富贵雍荣,不要说其色其香,也休夸其神其形,但就那一番气度,若个花不自惭形秽,若个花敢与之争锋?
还是皮日休说得豪放: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意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而刘禹锡对牡丹的钟爱丝毫不让皮氏: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王维在牡丹将谢时节,则哀婉得很: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由此,古之文人骚客对牡丹之爱,可见一斑。
牡丹是历史名花,著称于洛阳。而牡丹之爱,则起于隋炀。从隋炀帝到武则天,从白居易到薄松龄,牡丹以她的天姿国色倍受垂青,褒扬难匹,歌赋无数,于是理所当然地,牡丹成了帝王之花、富贵之花、风流之花,称她是百花之王、称她是花开富贵、称她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集权势、财富、美色三千宠爱于一身,你说世间哪个能不爱慕她?
然而偏有不爱她的。明代大儒周敦颐就说,予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他不爱牡丹,只爱莲花,顿时高风亮节,与众不同起来,于是乎一爱成名。从此以后,世人便都不再爱牡丹,都去爱了梅兰竹菊花花草草,都去标新立异起来,好象一不爱牡丹,就辞却了功名富贵,情操高洁了。一时间牡丹竟成了俗花,爱牡丹之人竟成了俗人。唉,人心之善变竟然如此!实在不堪。
其实牡丹就是牡丹,她不会因你的臆想而恼羞成怒,也不会因你的诌媚而改了情操,千年以来,她依旧那么丰艳,依旧那么香浓,落落自适,大度从容,我觉得,栏杆爱牡丹,爱的正是牡丹的真性情。
有人说牡丹是富贵花,此言不虚,那说的是她的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丰富而华贵,若人中之富贵者;但若说牡丹嫌贫爱富,甚至说是为富不仁,则纯属不懂牡丹、诬蔑牡丹之谬言谬行,谁若有意为之,栏杆就要和他拼命。
牡丹隋唐时盛于洛阳,自古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宋代时移居山东曹州,即当今菏泽。那时候的曹州,可远非富贵之乡,相反,倒是梁山好汉啸聚之处。然而,牡丹竟不嫌穷乡僻壤,只爱淳朴民风,便毅然扎根于此,发芽吐绿开花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并于明清时超过洛阳,达到鼎盛。就今日看来,在牡丹的开发方面而言,洛阳重在牡丹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菏泽则重在牡丹培育,在品种与规模方面远盛洛阳。所以菏泽人宣称,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甲洛阳。虽为戏言,但能把洛阳人气死。
有人说牡丹花花大无香,此言是不确的。若你走在今日的菏泽街头,风过处,泌人肺腑,满城尽是牡丹香。及行到牡丹园附近,花香更浓,来往游人,不论男女,不论老少,很多都头戴牡丹花环,不是人面桃花,更胜人面桃花。一路上,碰到几位头戴花环的绝色女子,人面如花,花如人面,人花相映,美如天仙,可惜的是栏杆屡屡看得痴了,竟没能及时抓拍,或者抓拍了,因技术不佳照得花了,遗憾。只有这么几张稍微中意的,就凑合着看了。
※本文作者:栏杆※
以上就是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所有内容了,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