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陀山

时间:2017-04-24 16:37:43 

品读游普陀山-如果您是一个散文爱好者,一定不要错过我们的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雄峙于杭州湾以东100公里的莲花洋中,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因海上有仙山,山中藏佛,虚无缥渺,似苍龙卧海,被称之“海天佛国”。它神奇、神圣、神秘,令无数香客游人为之倾倒,为之神往。

8月17日,也是到达华东的第二天。天空清朗明静,天气柔和凉爽。我们不顾前天的公务活动和参观的疲劳,7:00在绍兴咸亨酒店用完早餐后,驱车取道杭甬高速,9:50到达宁波大榭港客运码头,改乘“翔鸿”号快艇,经过1个多小时,渡过烟波浩渺的莲花洋登上普陀山新港客运码头,开始普陀山“慧济禅寺——普济寺——西天景区”一日游。

山当曲处妙藏寺

我们首先前往位于普陀山海拔299.1米云雾山中的慧济禅寺。跟随着导游,从高大雄伟的进山门来到景区客运车场,坐上景区旅游区间车沿着弯弯曲曲、跌宕起伏的景区公路,经过17分钟来到普陀山索道,转乘索道缆车凌空飞渡云海绿涛之中。下了缆车,沿着绿树掩映的小道再走几分钟,到了普陀山山顶。转一弯,有一“同登彼岸”牌坊。穿过牌坊,顺着两边砌有石墙的深幽古石小道拾级走到尽头便是慧济禅寺。

慧济禅寺俗称佛顶山。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圆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圆通殿、玉泉殿、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由文正和尚鸠工增扩,遂成巨刹。

慧济禅寺隐于翠绿岩林,倚山市而建,琉璃瓦盖顶,飞檐翘角,颇具江南园林特色,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整个寺庙殿堂楼阁145间,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及二弟子佛像,是普陀山寺庙中主殿不供奉观音而供奉佛祖唯一的一座寺庙。1989年建成的观音殿,四壁镶嵌着132尊线刻观音像,它汇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杰作。

从慧济禅寺的“天王殿”进入“大雄宝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佛光普照”的奇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烛火辉煌,烛光普照,香烟燎绕,诵经礼佛,信众求拜,天像显祥。导游给我们介绍,普陀山慧济禅寺与普济寺、法雨寺为普陀山三大寺,整个普陀山还有88庵、128茅莲、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普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香火更旺,四方信众聚缘佛国,人人阿弥陀佛,盛况空前,令人叹为观止。

游完慧济禅寺,在普陀山横街的一家酒店就午餐后,前往普济寺。普济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岭鹫峰下。导游介绍,普济寺又称前寺,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大唐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在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此建院供奉观音。梁贞明年间(915—920年)扩建为寺。宋代改建并先后赐名“五台圆光寺”和“宝陀观音寺”。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道场。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重建。明孝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毁。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拨款重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峰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康熙八年(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寺院被洗劫一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赍金修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雍正九年(1731)再度扩建。

普济寺的海印池前有一个四柱三门、高约20米的石牌坊,柱上横楣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石碑一块,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走过石碑坊,就是海印池。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也称“莲花池”。海印池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5亩,建于明代。池周围设有古色古香石雕栏。池上筑有三座桥,中间一座桥面平阔,故称平桥。平桥上有湖心亭,也叫八角亭、定香亭。平桥北接普济寺正门,西衔御石亭,建于清雍正九(1731年)年,中竖雍正题书的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精美,被称“双绝”。东边一座桥为东桥,叫永寿桥,又称莲花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历三十四年(1606年)太监张随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桥前有菩萨墙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5个字,字高5尺,墙旁刻有《心经》:“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西边一座桥为长堍拱桥,也叫瑶池桥,喻光明洁白,由方石垒成,四隅镂有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飘洒轻盈,似袅袅轻烟。共3页,当前第1页123※本文作者:处世哲学※

游普陀山,对你有帮助吗?快把这篇优秀散文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