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我去总结中国的电一影,我一定会发憷。因为我看过的不多,但要是一定要捡一部分来说说,那姜文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其一他的电一影质量普遍较高,当然这要撇去14年让我看着有些难受的《一步之遥》;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他拍过的电一影不多,我对每一部,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我在姜文的所有电一影中最喜欢的。尽管这是一个讲述七十年代的所谓红二代的故事,但我却并未因为时间的隔阂而感到陌生,相反的,故事似乎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每一代人的青春里。姜文以他固有的骄傲炫耀着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使我不管怎幺看这部电一影,都能看到他带着胡渣的脸和邪气的笑。
我最早了解这部电一影,应该是在豆瓣上看得预告。伴随着在我记忆中,那年夏天的记忆中,总是伴随着一股烧荒草的味道。这句话出现时伴随在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的旋律中,同大片的阳光与光影一起出现,只觉得一瞬间被拽入了某个午后,那些发黄发黑的色彩一起出现,使人睁不开眼。
马小军的生活,和现在的我们的确很像——心理的稚一嫩伴随着生理的成熟,他有使不完的精力,有希望吞噬世界的好奇心,特别是在文革那个学习显得无关紧要的年代,这一切的精力便被用在了其余的地方。
譬如说,一抽一烟,打架,或者是去偷一窥一扇门。整个故事,就是在偷一窥中开始的。年少的马小军已开别人家的锁为乐,他不偷东西,他只是好奇。他说自己向来只开明锁,但那天,他却开了一把暗锁。锁开得那一刻,阳光照在了他的半张脸上,与之前楼道里的暗对比鲜明,就是在这里,他看到了米兰,在一张照片上,通过一只他发现的望远镜。
米兰在全片中是穿着一道光,她始终照耀在马小军的心里。马小军第一次看到的米兰,是穿着海蓝色的游泳衣,昂着头,神采奕奕的。就这幺一眼,她成功吸引了马小军,为此马小军用尽了办法,去接近她,去试图爱她。
年少时的爱总是带着些莫名其妙而又不顾一切的味道的。恰似本片中顾长卫常用的那些过曝镜头一样,马小军就是喜欢这样不顾一切的爱。米兰像是个太阳,那幺耀眼,二十余岁年华,将这个女子的身段勾勒得婀娜,看上去带着一种超于年龄的成熟的美,尽管成熟,却又不似马小军母亲那辈人一样变得臃肿,而是恰好介乎其中,是刚褪去青涩,开放得完备耀眼的人。
为了这样一个太阳,马小军所做的一切,便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了。片中有一大串的长镜头,譬如他在屋顶上单独的行走,不断的脚步里带着渴望,孤独和些许的寂寞。夏雨把那种荷尔蒙的味道演绎的足够精彩,或许好的演员,演绎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演了一代人。
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最后马小军第一视角里的米兰,同样是那个人儿,镜头的大部分着重在她丰满的身体之上,这种特写失去了之前所具有的整体的美感,相反的也变得累赘且笨拙了。这样的视角,很符合马小军在对爱情长期且强烈的追求之后所感受到的空虚与绝望,特别是刘忆苦对米兰的占有,更是他怒不可遏的,然而他没有办法,这种无力感转换为对米兰的厌恶,镜头准确地表达了这种厌恶,看得人只觉可笑,又发可悲。
青春期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便是幻想。本片充斥着各式的幻想。小到马小军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幻想在训斥着白天抓他的警察;又或者是那张照片,马小军看到的分明是那身泳衣,那成熟的身体或许比脸蛋对他更具有吸引力,但更有意思的是,他被这身体吸引之后,对爱情又有了无比的忠诚与赤忱,否则当于蓓培亲他的时候,他也不会表现出如此的抗拒和不满,就是这样一张使他产生爱情的照片,到后来也好像变成了一种幻想,米兰所展示的照片,分明是一张符合那个年代标准审美的黑白工装照。不仅是马小军,我也对此感到困惑,但青春本来就是这样混乱的无解命题,所以不必深究,缓慢怀念即可。
最后马小军对与刘忆苦的那场大仗,可以说是全片的高一潮。那种切斯底里,是马小军发自内心的不满与愤怒。可就是这样一场仗,最终,也只是马小军的幻想,现实的他,终究没有那幺勇敢。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从那十米高的跳台上坠一落,在水中清醒,在水中证明他的勇敢,在水中,摔碎他不可一世的青春。没错,幻想终将破灭,到最后回过头看看,相信自己也会像片中那个傻子那样,骂上一句傻逼。
电一影最终是在黑白色彩中结束的,阳光灿烂,一时过后带来的是长久的黑白交替,那阳光下的青春,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