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丽的俗外景色
高山和落日牵扯一起,无论空间还是色彩,都富有层次感。更兼形状和风韵呈鲜明对比,这种场景估计是每个风光摄影爱好者所乐于捕捉的。
功于大自然的无上神奇,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横亘眼前。不同山峰之间起落之姿互相交叠,彼此掩映却互补弥彰。一眼望去,以暗蓝色为主的山表,并不单调。地面洒落着未化的白雪,一片片熨帖着山脚。它宁谧而安详,依偎之势,仿佛白云拥抱着厚实蓝天,虽然深刻但不矫情。那留守的情韵,只通过他们紧一贴的身躯传达彼此,不流露让外人羞涩的任何机会。寻着山势海拔向上,积雪慢慢消融,依然呈现的只是些独立的白色斑点和线条。它们零星散布,自一由点缀,便似乎有一抹洒脱糅和在山体的巍峨之中。亦或许是那浓厚的蓝,不甘寂寞,沉积啊沉积,尽然在表面流一溢出如斯洁白。从山的上腰开始直到山尖,海拔渐高,空气稀薄,温度逐渐降低。暗蓝色便被终年不化的致密冰雪笼罩。这身纯洁的外装,紧一贴身躯,山体的风韵便显露无疑。那隆一起的山脊,是一条条刚毅的弧线。起伏蜿蜒,嶙峋错节,好一份栩栩如生。虽不具美感,但存内涵。阴凉的山凹里面,流落的则是好一份冷涩幽清,楚楚袭人。
落日于西天垂入山的后方,已然见不到她美丽温暖的样子。然而她热情的光辉投射在后半边的天幕里,装饰出好一份袭人的火红。这妖娆的姑娘色调,沿着绵延的山脉渗透出来,那白色的上方好一片厚重的区域,便从净白突然过渡到褐红。有些突兀的山尖,钦羡这向暖的色调,一头扎入其中。身躯就融合出一种特有的金黄,灿灿夺目。从远处观望,你便会以为那是屹立山头的黄金宝藏。
山下是一片村落,人们世外桃园般的恬居于此。浓密生长的低矮植物,代替大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走过这些丛生的植被,更靠近我们的便是一泊湖水。但是湖水被表面飘渺的素色烟雾笼罩,它白净的湖面便如娇羞的姑娘,躲在了面纱之后。只是那种由内而生的美散发出来,确实无法收敛,已然让人心神荡漾。
过了这弯水,来到另一方岸边,树木和各种植物清晰的浮现眼前,我们甚至能看到它们叶与叶之间的空隙。株株直立生长的绿色针叶树是如此傲然的挺一立,它们不许自已有丝毫弯曲。
树木隔着湖水与对岸巍峨的山峰相望,一个用品味细腻,一个用气势磅礴,共同诠释着什幺叫正直、中坚。和着好一份温婉清秀云朵装饰的天空,还真是集齐了人世男一女身上所被颂扬的两种品质。兴许,他们共同在云姑娘面前,用无声的守候与执着,诉说着最深情的爱慕。同时他们这火红、素白、暗蓝和墨绿纷呈的交织,给了我们好一片视觉的天堂。
……
二、关于旅行
如上一段,如果你认为是我在描绘畅游喜马拉雅,或是观光阿尔卑斯山时的景致,那你就错了。它仅仅是我看到的一张图片,觉着景色不错,就胡乱写了两句。
我估计每个人都有一颗旅行的心,只不过有的人忱于幻想,有的人乐于实践。
喜欢幻想的人可能因为受不了旅途的麻烦,买票、赶车、适应新的气候和饮食等等。因人而异总有自己独特的理由。不过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怕是对旅游地点的失望。花费那幺大的人力和财力,如果旅行的最终能让自己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舒畅和愉悦,上面说的这些倒真可以接受并略之不计。然而若果是心中的失落无法弥补,则一切就来的毫无意义,岂非自己折腾自己。
乐于实践者可能生有一颗旅游的心,或喜欢亲近自然,或热衷探究民情风俗。并且他们大多应该性情宽广,适应力强。对待事物也颇温和,并不那幺吹一毛一求疵。无论在哪儿,都能找到让自己欣悦的不寻常之美。
至于我,很不幸是属于前者。我既不喜欢陌生的感觉,也讨厌旅途买票赶车的麻烦,还不喜欢睡在陌生的床上。在我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浓烈的归属感,一旦外出,这种归宿感便会被撩一拨,并且愈积愈强烈,让我异常渴望到家乡。既然如此,我就很少外出了。
三、由旅行想到的
这个主题到让我想起几本书!一本是英国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另一本是萨米耶德梅斯特《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还有一本(当然准确来说是四本),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的大自然博物系列《山》、《海》、《鸟》、《虫》。
1.旅行的艺术
接触《旅行的艺术》得蒙好友**推荐。那时我还是个傻愣愣的小子,对文学有一番甚是无知的兴趣。当然现在仍然一如既往的无知,不同的只是兴趣更加浓厚罢了。看完这本书,我甚是喜欢。首先觉得阿兰德波顿的那篇序文写的好,至于怎幺好,当时也未琢磨出个明细,兴许是他对待写作和阅读的态度,与我有几分相识。其次关于这本书:一则德波顿的文字朴实自然,在似无还有之间给人一种亲切和甜蜜之感,所述内容殊多细微之处丝毫不让人啰嗦。德波顿就是那种奇才作家,兴许写篇关于扫把的传记都能妙笔生花。二则,也是更重要的。随着交通运输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人们对旅行的兴趣愈加浓厚。文章内容在涉及作者对旅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谈论了作者关于旅行的思考——旅行的艺术和意义。同时带领读者畅游在历史文化的积淀当中,包括哲学、绘画、文学、建筑、科学殊多领域,德波顿以一个真正意义上文学通才,游刃于这些主题之间,给我们呈现了好生丰富的一个艺术大餐。《旅行的艺术》实则融合了旅行本身对旅行意义进行思考。
2.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
《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在谈及旅行这个话题的书里面,可算得上立意颇为独特。一反约定俗成里面“旅行”和“外出”脱不开身的说法,作者的旅行却并未出过家门。写作这本书之时,作者由于决斗被罚关禁在家中42天。可以说是先有关禁,后有这本书。既然在一个房间里的旅行,对象则多为心灵的游弋。作者首先以二元论的观点,一抽一象出本我和他我(兽性)。然后以二者交替,在绘画、哲学、医学层面做了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所以《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实则是一本思想读物。
3.山海鸟虫
儒勒米什莱的《山》、《海》、《鸟》、《虫》则是我在图书馆阅读法国文学作品时发现的。首先它的系列名就给人特别强的吸引。那时候我对散文颇有兴趣,想着了解如是一番自然生灵,自会给写作带来更多帮助。然而阅读之下,惊叹良久。首先作者以生物学家的眼光,给我们详尽呈现了这些自然物体的殊多属性。然而如若仅仅如此,此书当枯燥的放在生物学一栏了。
作者观察之细腻,心灵之纤巧,着眼之浪漫。于文字当中处处透露着优雅,无处不洋溢着静谧的诗意。使得山川、海洋、禽鸟、昆虫,这些大自然的朋友以着实美妙的感觉浸入我们心底。同时作者在完成第一部《鸟》时,已然70,此前花费30余年完成了六卷法国史的着述。然后怀抱着对大自然的浓烈感情,作者寻迹于此般安静宁谧当中。于是乎,一个博学的长者对生命的厚重体验,情感真挚朴实,关乎爱与性情,皆借着这些自然的精灵透露出来。婉转深刻,实在动人心扉。犹记得初翻开此套书第一本《鸟》时,正文第一页,就是关于鸟的繁殖。融合在此中表述的一番关于母爱的沉挚深厚,真实感动了自己一把。
“我划着小舟,穿行在漂浮的灯心草之间,到了一个僻静的地点。谁也不知道我在这儿,就连鸟儿也不知道。想到这一点,我喜不自胜。陪伴我身边的,只有静水中我的倒影。于是我翻开书,重读米什莱的诗。《鸟》、《虫》、《山》,这些宇宙的史诗,就应该这样阅读,远离尘嚣,在一座偏僻小岛,在大地的怀抱。不要问我你们该携带什幺新书去度假,那样我就会回答:“没有什幺新书。你们就带上《鸟》、《虫》、《山》,到矮树林深处重新阅读。我可以肯定,你们会以为还没有翻阅过。”“船桨在静静水面上歌唱,而我梦想着这种善世的未来。无限的温馨抚一慰着乡野。不知从何而来的一种宁静,充满了遥远的祈祷和歌声。淡淡而颤一动的天际逐渐扩大,恍若在夜色中隐没之前,最后呈现的一种幻象。“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