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游记

时间:2017-04-25 16:50:32 

6月28日,我们从南京来到扬州,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素有“苏北门户”之称。与镇江市隔江相望,是中着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素有“回眸难忘锦绣园,浅笑又忆烟雨巷”的风姿闻名于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胜古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别有一番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我们从乾隆御码头上画舫,沿着蜿蜒曲折的湖道慢慢划行,岸边有几间草房和水榭,从窗户里飘出蒸饺、干丝、蟹黄包子、三丁包子等维扬茶点诱人的缕缕香气,这是久享盛名的"冶春茶社"。过冶春,岸边的长廊短亭之间、绿树红花之中,有无数珍禽在争鸣斗妍,有三五游人在驻足观赏。这是久负美名的"绿杨村"。画舫徐徐驶西园曲水,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换,引人入胜。再向前,岸边的树木愈来愈多,湖面愈来愈开阔,空气也愈来愈新鲜。在绿荫掩映之间,我仿佛看见了城墙的堞影,情不自禁吟起王渔洋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忽然,在荡漾的碧波上,一座长虹似的拱桥飞架于两岸。原来,是清代文人举行"红桥修禊"的所在。据历史记载,王士禛、孔尚任、卢见曾等人曾分别在此大会诗人,留下了无数华美的诗章。金农、郑燮、黄慎等八怪名家,也经常在此吟诗作画,流连忘返。我真想在此舍舟登岸,仔细寻找一下王渔洋、孔东塘、卢雅雨、金冬心、郑板桥、黄瘿瓢这些先贤的踪迹。船过大虹桥,就进入风景独秀的长堤春柳。虽然不是春天,那柔柔的、长长的柳丝,或轻拂水面,或抚一弄芳草,一派温情脉脉。湖上风来,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妩媚极了。如果说水是扬州的经络血脉,那幺垂柳则是扬州的冠带服饰。垂柳装扮了水乡的美丽,陶冶了水乡人的性情,成了让人难以忘怀的风景线。船沿着长堤东侧的泱泱湖水缓缓而行,沿堤两侧皆植垂柳和桃树,桃柳相间,三步一株,枝条相接,若是阳春二月,柳围青眼,桃报红靥,绿柳红桃,柔情蜜一意,那将更令人心旷神怡。

堤的尽头便是徐园,我们停船上岸,进园门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点缀各种形态的山石,几株翠柳迎风飘舞,景色宜人。园内正厅叫“听鹂馆”,构造精致,陈设古雅。正面有红木护墙板壁,屏风式样,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画5块,外复玻璃,工艺精美。“徐园”作为瘦西湖的屏风,原为徐宝山的私人园子,门头题字的是扬州有名的书法家风先生(人称疯先生)墨宝。据说徐宝山虽权大势大,但他多次让风先生为其园子题字,这个风先生颇有些文人的骨气不愿与大军阀为友,更不愿在其园头上留下自己的笔迹。风先生虽为人高傲,但有一嗜好,就是喜欢饮酒,而且逢酒必醉。一次大醉后为主人写一幅“清风徐来,春一色满园”,风先生大笔一挥,刚写了行书"清风徐来"四字,猛地一下子发现自己上了人家的套,人家取出这八字中的二字不就成了园名了吗?但又不能写一半就不写了,怎幺办?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后四字马上变成了草书,心想你总不能在园名上用吧?但徐宝山也是顾不得这幺多了,所以现在这园名一字为行书,一字是草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却也是和谐成趣。别了徐园,就看到一座横卧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红色小桥。我们轻一盈地走过小红桥,转眼就到了小金山。小金山三面环水,东与金峰半岛相连,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便能登上景区的制高点风亭,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隔湖相望,那花木葱茏之间矗一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楼台,就是久负盛名的四桥烟雨。东岸的四桥烟雨,旧名叫黄园,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清代盐商黄氏兄弟所建的别墅之一。乾隆南巡时,赐名"趣园"。园景久废,直到1960年秋,才于旧址上建四桥烟雨楼,楼高二层,面西三楹,四面廊。登楼极目远眺,诸桥形态各异。向南看,有春波桥、大虹桥,向北看有长春桥,向西看有玉版桥、莲花桥。可贵的是诸桥近在咫尺,却桥桥造型各异,风格趣味全然不同。若在细雨中登楼远眺,诸桥同处雨雾之中,如蒙上一层轻纱,空朦变幻,趣味无穷。各桥将被湖水分隔的景物相互衔接,又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湖景点自然划分为各有千秋、风格不同的区间,形成了各具韵味的山水园林画卷,难怪乾隆每次游湖,均要登四桥烟雨楼凭窗眺望。由于小金山的独特形胜和精巧的人文设施布局,向为文人墨客所独钟,它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久负“浙西名胜”之盛誉。沿小金山西麓,有一堤直通湖中,堤端为一方亭,名“吹台”。原来曾经是人们吹弹歌舞的地方,因乾隆在此钓过鱼,所以吹台又叫钓鱼台。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这里却是众多钓鱼台中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这白塔还有一段美丽传说,相传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第二天乾隆见了,龙颜大阅,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一夜造塔”的故事。上一页12下一页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