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那碗玉米糊

时间:2017-04-25 16:50:32 

吃草根,吃树皮和白泥巴,住天井茅草屋,雨水漏进屋在床前形成水坑,宛如一个个小“池塘”……这一切对80后来说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举世瞩目,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没亲身感受的80们又如何能理解,可对于我这70年代初期的人来说,印象还是较深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不谙世事的我不慬派别纷争,只瞪着稚一嫩的双眼望着床前的“小池塘”,幻想池塘边的青青垂柳和顽皮的小鱼,就这样傻傻的望着……

直到6岁那年,我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当时,村里有一位姓唐的老师让我数数,1、2、3、4、5…….数到9的时候,再也无法继续往下数,憋得我满脸通红,急得掉眼泪还是无法继续,这可能应该是我生平的第一课,以失败而告终,失去了入学的机会。第二年,我终于成为一名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我的父亲是我的启蒙教师,每天骑在父亲的肩头去上学,放学后,父亲还要干很多农活,我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到爷爷家吃。爷爷和奶奶喜欢吃玉米糊,他们的吃法很多,或在吃剩下的面汤中撒下一把玉米粉,煮成玉米糊,放上一丁点儿盐,吃起来美滋滋的,若面汤中偶尔有一星点丝瓜,那简直就是一种奢侈;或在沸水中加入一两把玉米粉,煮熟后,再将姑姑托人带回的白砂糖洒上几颗,喝上一口,甜甜的,每每吃完玉米糊,爷爷总要捋捋他那蓬花白的胡子,显得很满足,奶奶更是蓬人就夸:“这闺女孝顺,大老远的带点糖还真不容易”,日子就这样有滋有味的过着。

白砂糖可不能天天吃,这样的物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靠供一应的,非常紧缺,一年能吃上两三次也就知足了。但是,奶奶每次都要在我吃的那碗玉米糊中多加一匙糖,我的堂哥很是羡慕和嫉妒我,背着奶奶的面就拿我出气,每当望着我噙满泪水的双眼,奶奶总是心酸的将我的头拥入怀中,轻轻拍着我的小脑袋说:“等明娃(堂哥的小名)回来后我打他,他不乖,只有我这个小孙孙才是最乖的,别哭啊”。奶奶表扬就象灵丹妙药一样,我立即停止一抽一泣,抬头朝奶奶傻笑,其实眼泪还挂在脸庞。

奶奶平生打过我一次,也是因为那玉米糊。那是一个非常闷热的夏日午后,我和姐姐刚从午觉中醒来,奶奶叫我们去吃玉米糊,刚端上碗,姐姐就嚷着要放糖,奶奶给我们放了一匙,我说:“今天这玉米糊不甜,我还要放……”,糖字还没出口,我的堂哥来了,见桌上摆放着糖罐子,大声说:“好哇,在吃糖,又不喊我”。他端起罐子就要吃,却被奶奶从厨房一中出来把他给赶跑了。奶奶气喘吁吁回到家,把糖罐子藏了,我嘟着小嘴,嚷着要吃糖,奶奶不给,我便赌气的把玉米糊打倒,去到奶奶的卧房找糖罐子,一不小心把糖罐子给打烂了,白砂糖撒了一地,我自知闯祸了,边哭边将地上的白砂糖扫在一起,可赿扫赿脏。奶奶听到哭声,走进来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抓起床边的小竹条在我的屁一股上狠狠地一抽一,我痛得“哇哇”直哭,姐姐见我挨打了,躲在墙角不敢出来,怕殃及到她。

改革开放春暧花开,小康生活幸福安康。时过境迁,如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蓬勃一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坚信我们面前的玉米林会赿来赿茂密,规模会赿来赿壮大;随着改革伟业的快速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必将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手中的“玉米棒”也会赿来赿硕一壮。但是,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绩,无论祖国将来发展得有多强大,我们要谨记“饮水思源,居安思危”的古训,可不能丢掉革命前辈们传下的两件珍宝:“戒骄奢婬*移”之陋习,励“艰苦勤俭”之风尚。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