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家乡的习俗,我终于如愿将父亲的迁入坟地,与母并葬,今日清明,我和妻子走过山环水绕的群山来到父母坟前扫墓,挂纸、烧香、献些茶酒,寄托我们的哀思,看着这两个隆一起的土包,不由人进入无限的思考。
父母是这坟岗下的山村的农民,在他俩的一生中,与以下事物有关:劳作、睡眠、粮食、牲口、猪羊、青草、星月、阳光、雨雪、犁头、锅灶、镰刀、锄头、土炕、烧酒、山歌……而远离会议、报告、考核、指标、餐位、礼仪、述职、等级、先进、授功、妒忌、名声、奖金等等所谓文明社会的零部件。
人活着的时候,有活着的规程,上学、交往、住房、婚嫁·····人逝去有逝去的规矩,按祖上的习俗,得听从阴阳先进的指点,祖上的规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许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它有他的可行之处,遵循它心理安然,于是坟墓成了一件艺术品,得用罗盘针、得配山、配水,讲究东南西北,棺材也成了一件艺术品,摆放埋土也要用针定线,讲究七七四十九,还有那些丧葬的禁忌。
父母在棺材里,棺材在坟墓里,坟墓在山岗上严格的方位与尺寸里,而这山岗上严格的方位和尺寸在父亲生前的选择里。人啊,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生前在娘胎里蜷曲着坐等月份,死后在阴阳的罗盘下摆正位置。最美好的只有中间的那段时光,这段时光里才是需要舒缓的空间和余地,何必步履匆匆,好好看看开花的大树,奔腾的河流,瀚蓝的大海和茫茫的草原,或与三五好友浅酌小坐,与父母双亲一共享天伦,即使饥饿、流血、生病、痛苦也当做生命所赋予的财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望墓省身,人活要要活出个精气神来。
我写了《怀念母亲》和《祭父》两篇文章,有幸都已被书刊发表,当我再读这文章时,我感到内心一种说不出的了结。只有故乡这连绵不断的大山,还有大山深处座座挂纸冒着香烟的墓地和扫墓人,才使人想到这生命其实是没有穷尽的连绵。
父母视乎是人的靠山和依托,父母在世,自己总感到年青,感到总是生活在人生的春夏,年轻的枝头总是疯长,有着春的纯洁无知,又有着夏日火棘的热情和强盛的威力,父母的离去好像一下子把我带进了秋季,每次扫墓归来,一种早秋的情绪漫过我的心头,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和回忆相间,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的茂盛成了回音·····这时看人生,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怎样拼搏操劳奋斗,而是如何储存这份精力以备寒冬之用。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的风华劲骨,悟到了“天高地宭,知天地之广大;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境界,学会了向忧愁微笑。
这坟地是母亲去逝后,寄葬在他人地埂下,父亲请来风水先生选的,走了两天选不下坟地,父亲带着风水先生在我家田里看护庄稼,不料风水先生就选中自己家田里,我重重地跪下来,向着坟墓叩头,我在心里呼唤着已逝十六年的母亲,请母亲好好陪伴好我的父亲,在你走后的十多年中,他渡过了多少孤单的日子。
墓地四周是父母亲劳作过的土地,绿软的象绸缎般的麦苗,以及翻耕过准备春种的土地,正在散发着清香的味道,这里没有城市的吵杂和繁乱,真是一个让人将心安放的地方,生来自己哭,走时他人哭,在生与走的空间里,还是选择笑吧!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