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喜欢带钱,钱包很少有超过百元的时候,与他每月五六千元的收入严重不相称。不带钱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他不乱花钱,钱多了没用;二是此君生性*粗心,常常一不小心就掉了钱。周围的人总是笑话他“妻管严”,其实,他妻子最不爱操心钱的事情,家里的钱拿多拿少,完全由朋友说了算。
有一熟人,老婆极厉害,一句话不对,就施之以拳脚,熟人有一次因为在理发店多看了小一姐一眼,脸上同时留下过三个伤疤,然而,该熟人一年到头都是一身名牌,钱包一掏就是两三千元。有人据此作出结论:该熟人的妻子还是很贤惠的。
鄙人所在城市某特大型企业的老总因为收受巨额贿赂被抓,本来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事,然而,厂里一些人却很有些鸣不平,有人说他有能力,让工人的待遇提高了;有人说他关心职工,在路上遇到本厂职工,总要叫司机把车子停下来,让职工搭上一程……
看人观事流于表面,某些人弄虚作假就会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习惯于把作假的病根,归结为个人品质和社会体制,这自然有道理。同样的环境、相同的文化,有人弄虚作假,有人求真务实,这显然与一个人能否坚守规则相关。同一个人,在一种体制下,谎话连篇,在另一种体制下,不敢不说实话、做实事,体制的力量不可小视。然而,我们似乎很少想到一个道理:个人品质也好,社会体制也罢,其深处与社会的文化氛围紧紧相连。
浮光掠影的思维方式总是要求人们“表”“里”合一:一个人赚了钱,出则宝马入则别墅,我们觉得正常,但他艰苦朴素,我们感到受不了;有人主政一方,营造轰轰烈烈的气氛,我们能够理解,如果他轻车简从,大家会认为他不象个官;有人出了名,对人爱理不理,我们觉得比较合适,如果他格外平易近人,我们可能怀疑其成就的真假……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定势,不该苛求的事偏要苛求,不该原谅的行为总是原谅。
察人观事的浮光掠影,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病灶,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深入。我们要让社会变得阳光灿烂,首先就应该打造辨别真伪的个人眼光。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