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官宦分类,人们大多数会给出忠臣或者奸臣的定位。在几乎所有历史情节的文艺作品中,忠臣与奸臣的斗争向来是最激烈最扣人心弦的。忠还是奸,比优还是劣更重要。这种情结不仅反映在人类社会,连狗和猫都被扣上忠臣或奸臣的帽子,可见人们对忠奸的敏一感,决不亚于对内外敌我的分别。在恶劣行为的排行榜上,背叛往往能够稳坐头把交椅,确实有它的道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宦都能够简单地分为忠或者奸,大多数官吏在其为官生涯中默默无闻,是无所谓忠或奸,即使留下姓名的,也是毁誉参半,人生角色*不是黑白照片,人生价值也并非泾渭分明。文艺作品往往出于挖掘矛盾的目的,专门挑选极端的角色*供观众欣赏,同时加入了作者自身的观点,这多少有些掩盖历史的本来面目。文艺往往表现动荡时代的故事,因为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所谓忠臣奸臣也大多出现在这个时候。但社会进步更多依靠和平稳定的发展,和平时期的官吏就没有忠奸之分了吗?还是和平时期所有的官吏都成为忠臣了呢?
人们对忠臣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壮烈殉国死而后已之类,像比干的剖心,陆秀夫的投江,所谓尽忠就是以死报国,似乎只有死才能证明是“忠”。所以许多国亡而没有殉葬的人,就会被人瞧不起,“舍生而取义”的精神传统,让殉葬成为一种行动规范,要尽忠,就不能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了死的机会,还有什幺办法来表现忠呢?老子在《道德经》提到,“国家昏乱有忠臣”,当国家处于危亡之时,忠臣才能走到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忠臣是需要有表现的时机和形式的,也就是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甘愿与君主或国家共同赴死的意愿。这种机会在和平时期是不存在的,因为君主或国家还没有看到灭亡的影子,为臣者没有必要准备剖心或投江,所以尽忠也就成为幻想。然而在和平时期,也有很多官吏是值得历史记忆的,历朝历代的开国能臣,改革家或者思想家,但是他们只能生存在教科书中,而不能成为影视剧中的主角,因为他们还够不上忠,这是文化的悲哀。反而思之,当一个社会并没有关注特殊的忠臣的时候,也许刚好证明社会正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这又是社会的荣幸。所以我们翻看历史,也许更应该避开忠臣聚集的年代,看看在波澜不惊的时期,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进步。
和平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官员?魏征在与太宗的应对中曾经强调,作良臣优于作忠臣,出于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的需要,良臣要从君主的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申利避害,而不是无原则地服从,坐看国家的衰败,最后做无谓的陪葬。和平建设需要的是治国良才,而不是自一杀勇士,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正需要这样的一种为官理念。作臣子的,必须为主人着想,要想方设法维护主人的利益,而不是幻想在国家危难之时出来充当就义者。
过去的君主或皇帝,代表的是个人和小集一团一的利益,国家官僚系统是为君主利益服务的。但即使在封建社会,贤明的君臣也非常重视民众的力量,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太宗教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能臣良相往往能够将皇家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统一起来,这固然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但客观上切实起到了维护民众利益的作用。我们所处的社会,广大的民众就是国家的主人,就是君主,zheng府和官员,就是为民众利益服务的。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就是老百姓。
作忠臣不易,作良臣更难。个人处在权力体系的某一点上,准确把握办事的尺度,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每一个决策是否正确,每一项政策是否有利,不是在办公桌后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一直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什幺苦在死之前,因为死很容易,但要真正落实苦,就必须下狠工夫,必须真正调查民意,解决民事,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办好,而不只是为了把上级的文件传达好。现在的公务员也成了热门的职业,恐怕与“官好当、钱好挣”有关,抱着此种心态,不是好的为臣之道。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