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一词源自《左传·昭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自温总理在北川中学教室的黑板上写下这四个字后,笔者近日脑际不时浮现该词,并反复品味其义。为何多难才能兴邦呢?感悟有五:
一,灾难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如同弹簧一样,压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强。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这种力量一旦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就会所向披一靡一,无坚不摧。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瞬间夺走数万人的生命,使巴蜀大地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壮丽山河移为废墟。然而,也正是在同一时刻,一股巨大的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速崛起,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超越自然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正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征服一个又一个厄运中发展的吗?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苦难的中华民族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蹂一躏和凌一辱。然而,民族精神之火始终不熄。民魂不倒,民心不散,民颅不低,民脊不屈。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和仁人志士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共赴国难,谱写出一曲又一曲人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凯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灾难能够砥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抗争精神和奋发进取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拜伦)”。方志敏在狱中写道:“屈辱、痛苦,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会更加磨练我的意志!”大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一不是含辛茹苦,历经磨难,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中华文化的大师们,那一个遭遇不令后人痛心,那一个作品不令后人骄傲,那一个名字不是流芳百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呢?
三,灾难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面对灾难,人们的物质欲往往迅速下降,而人性*良善的一面快速升华,从而形成一种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协作友爱精神。汶川大地震是对一党一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的一次战斗洗礼,处处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氛围。全球华人,情同手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彰显的淋一漓尽致。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倡导的和谐社会吗?
四,灾难是一本反面教科书。它能使人痛定思痛,探求得失,重振旗鼓,东山再起。我一党一的发展史就是“失败,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历史。民一主革命时期,我一党一在一次次失败中苦苦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条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一毛一|泽|东思想。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一不是这一理论指导的结果。
五,灾难孕育着新生与希望。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人们,往往倍加珍惜未来的岁月和时光。人们对生活充满着无限幢景和喜悦,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富有极强的创造力。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饱受煎熬的中国人民所焕发出来的奋斗精神和建设热情如江河澎湃,如火山爆发,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凯歌。那是一个心情舒畅,扬眉吐气的时代,那是一个捷报频传,英雄辈出的时代。稍微上了年纪的人,恐怕还会记忆犹新吧!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我想,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气概和精神吗?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