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耀与黄花梨家具

时间:2015-09-29 15:28:09 

“科学和艺术在理论上是不同,但是在更高的思想境界中它们是相互包容的。科学对艺术有影响,同样艺术对科学也有影响,这—点可以在我日常的出诊中体现。”

家具百年

家具的收藏和买卖跟其他古董截然不同,家具具有陈设使用的功能,因此一直以来流通缓慢,一些经典的家具更是递传有序。近百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其收藏家与古董商的脉络也是清晰可知。上世纪初,不少来华的外籍官员、商人、学者在接触明式家具后,被其简洁、练达的线条,温润的色泽,天然成纹的图案所吸引,开始大量购买,成为家居生活的一部分。有关家具的研究也是始于这个时期西方学者的家庭购买。

1934年,格蕾丝·斯滕(Grace Steen)女士与洛杉矶博物馆装饰艺术品部主任格雷戈尔·诺曼-威尔考克斯(Gregor Norrnan-Wilcox)结成连理,斯滕女士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并赴中国购买古董文物。她对明式家具的钟情影响了丈夫,致使诺曼-威尔考克斯1942年在馆内举办了突破性的明式家具展览。这是有史以来明式家具首次以艺术品的角色出现于博物馆。

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Gustov Ecke,1896~1971)与中国的渊源颇深,先后在福建厦门大学、北京辅仁大学任教26年。艾克研究中国艺术、哲学、历史以及建筑,尤其专注硬木家具。1944年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这是第一部关于明式家具的专著,将家具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介绍给全世界。艾克的研究奠定了中国家具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书中含多幅精确测量数据的剖面图,以及榫卯结构图,虽然尚未形成系统与定名,但其严谨的科学式勘察方法,指导了后来者研究工作的方向。

美国人乔治·凯茨(1895~1990,George N.Kates)则将明式家具推介给更多人认识与欣赏。凯茨是语言学家,年少已通英、法、德、西班牙语,不仅中文流利,还可书写汉字。在他居住北京的7年里(1933~1941),建立了十分可观的明式家具收藏。1937年冬,凯茨的姐妹比阿特丽斯·凯茨(Beatrice Kates)女士与她的英籍朋友卡罗琳·比伯(Caroline F. Bieber)女士从众多居住于北京的外籍朋友家中挑选了她们喜欢的112件明式家具,进行测量并拍照。初衷只是想留为纪念,后来萌生了出版一本手册的想法。10年后,当凯茨回美国出任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时,促成了《中国家居家具》的出版。1946年,凯茨在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规模可观的明式家具展览,共展出家具35件,之后部分展品分别入藏费城艺术博物馆及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此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建筑师的杨耀(1902~1978),当上艾克的助手,并跟随其研究明式家具。1947年,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青铜器鉴赏家陈梦家先生(1911~1966)从美国回清华大学授课,开始到城里的古旧家具店寻觅称心的家具,他在1948年写给远在异国他乡的妻子赵萝蕤的家书中,记录了购买明代小方桌、黄花梨八仙桌、黄花梨橱柜等家具的情形。

着唐装、住四合院、讲中国话的罗伯特·德拉蒙德与威廉·德拉蒙德兄弟(Robert & William Drummond)从美国伊利诺伊州来到北京,经商是目标之一。他们四处搜罗明式家具,活跃于明式家具的买卖中。艾克有不少家具就购自德拉蒙德兄弟。其《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更说明:“书中家具以及不少京城(外籍人)家居所藏的家具,都得力于德拉蒙德兄弟。”1946年,威廉借了30多件家具给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做“中国17至18世纪家具”专题展览。德拉蒙德兄弟也把家具销往国外。他们的商业活动,让明式家具得以在富商巨贾、博物馆界以及居住北京的外籍人士之间流通。1949年,威廉回到美国继续经营明式家具,当上美国极负盛名的艺术品收藏家阿瑟·赛克勒(Arthur M. Sackler)的收藏顾问。赛克勒购入多批黄花梨家具,部分现存放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院·赛克勒美术馆,部分为赛克勒后人拥有。

1949年,艾克博士携夫人曾佑和(又名幼荷,1925~ )赴夏威夷出任檀香山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馆馆长,带动了当地收藏中国艺术品,特别是明式家具的风潮,让檀香山馆藏加上当地私人收藏在1952年时已足够在馆中举办展览。室内设计师罗伯特·安斯泰斯(Robert Ansteth)自1950至1970年间经香港购入硬木家具,不仅供应当地收藏团体,更迎来了美国多家博物馆馆员以及业界行家来檀香山选购明式家具。中国明式家具艺术就这样循着檀香山向美国本土传播。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