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里的社交
从7月到12月,“土豆”已经参加了将近40场饭局。从一家电商公司辞职之后,他给自己一个大段的时间休息,饭局一开始提供了巨大的新鲜感,后来则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一个星期不约两场,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土豆”说,算算经济账,他大概在私厨上花掉了将近8000块,“绝对物超所值”,他觉得饭局是一个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东西,他更看重的是饭局上的人,社交才是他参加饭局的最大动力。“每一场饭局的人的组合不同,给食客的感觉也不同,40场饭局像是40场你自己参与其中的舞台剧。”
“土豆”是个说话轻声细语的男生,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给人特别真诚的感觉。算过了自己的经济账,反过来站在host的角度上,他觉得经济也不是他们最在意的问题,除了一些做家常菜且价格实惠的“大姐私厨”,在类似“我有饭”这样的平台上,大部分私厨已经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如果仅仅为了赚钱张罗一个饭局,似乎也没有什么性价比。苏占的饭局标价每人200元,如果是6个人参与,他的收入是1200元。“买一条牛里脊,就算是国产的也得七八百,这一条牛里脊也就够七八个人吃。北京这种城市,海鲜的新鲜度有限,价格也真是挺贵的。”食材的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清楚的,host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不太好计算。比如苏占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北京土著,如果不是自己享受其中,他不太可能为了赚钱给陌生人做饭;小羽作为一个电视台记者,花一整天就是为了把豆腐煮成蜂窝状,也不太好说工作量乘以时间应该值多少钱。从收益上看,仅仅计算金钱的收入,也显得单一。对于不少已经达到中产的host,新朋友、认同感和对他们厨艺的赞许才是他们最在意的部分。
而这样的饭局形式能够持续,信任是一个重要基础。在饭局上,人们仿佛天然相信这是一场不会有风险的交易,没人怀疑host做的饭会不会让人拉肚子,host也不会怀疑食客会不会在他的家里捣乱,大家都以友好的姿态,做好准备吃上一顿饭,交几个朋友。一个已经被大家接受的机制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一旦有人破坏了规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土豆”觉得,很大程度上,价格已经给双方做了一次相互筛选。Host和食客似乎很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都愿意花300块去和陌生人吃饭的人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他们筛选朋友的基本条件:喜欢美食,收入水平相近,愿意认识陌生人。“土豆”说,饭局里流传着一句话:“爱吃的人都没有什么坏心眼。”听起来没什么道理,但是在饭局上,这表达了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堆永远不会理你的明星,微信上加了一堆同学同事,人们仿佛真的很难以一种舒适的方式去认识一个陌生人。“土豆”的手机上,有40多个关于饭局的群组,他拿出手机,翻到通讯录的最下端让我看:“开始参加饭局之前,微信上之前不到100个好友,现在有491个人。”
苏占也把饭局当成认识新朋友的最佳方式。“作为一个host,我需要给食客提供吃以外的东西,这是一个派对,而不仅仅是吃饭。”饭局的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组成和气氛决定的。
但是饭局的附加值似乎并不可控,因为饭局提供的并不是标准化的产品,不像打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司机安全驾驶,不绕路、不抽烟,总归不会太差。而饭局里的附加值取决于人,人的故事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依赖于现场的气氛,而气氛的营造远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七八个食客的阶层、教育背景、工作领域、性格气场同时在一个饭局里乱炖上几个小时,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很难预测的。
苏占遇到过饭局的冷场。两个教育背景和工作层次更高的食客吃了一会儿发现和另外四个人聊不到一起去,就先离开了,留下的几个人,等他们一走就放松了,谁也不用端着了,都不用再说我刚刚去哪个国家玩儿、有什么见闻了。作为host,苏占在这个陌生人社交的过程里有很多有趣的观察:“人在紧张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聊天儿,都试图用自己的某些经历去压过别人。我和人聊音乐,有时候会演变成我听过这个,你听过那个,变成了一种‘出牌’。”
“土豆”也不喜欢“出牌”,陌生人社交的精彩不在于比较谁更厉害,而是相互之间的真诚。“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多想法,你和身边的朋友反倒有一些话说不出来,在一场饭局里,你反倒会因为他们平时不在身边而更有安全感。”
记者 阿润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