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真正毁了我的是我还想要保有克拉拉的爱,想把那份感情转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艾夫雷德跟她说我是个再好不过的人。一旦和她结婚之后,我就再也不用怕了。就算她发现了其中的诡计,做妻子的也不能提出对丈夫不利的证言,而且通常都不会这样做。我没有犯下任何通常会有的疏漏,可是没有人能防得了一个女孩子在游河、到大馆子里吃完大餐之后所做的恶梦。我本来可以告诉法官说他是个蠢蛋,可是那样一来,我就得因为盗用公款而受审,那样被判的刑罚比死亡槽得多了。
不过,唯一让我困惑不解的是:究竟是法律谋杀了我,还是我杀了我自己。
作品解析
《设局》一文原发表于《》一八九三年二月号,《希区考克推理杂志》在二○○四年五月号上又重新收录了一次,是以色列冉威尔少数推理作品中的一篇。与其代表作《》相仿,力求公平竞争()精神,将推理出事件真相所需的所有线索铺展在读者眼前,是推理小说发展前期讲求斗智竞赛的短篇佳作。
本篇主要运用一人饰两角的诡计,刻意设计出性格、容貌特征、生活习惯相反的两人,完成盗窃银行储金的犯罪行为,最后却因犯人割舍下掉的爱情羁绊而出了差错。有趣的是,这个差错并不是来自于犯人疏忽露马脚,而是那位自认变心而不安的女子,在梦境中创造出有人受害的虚构故事,决心向警方报告而使剧情急转直下。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故事从头到尾并未出现侦探这个角色,警方的调查更是一场可笑的错误,犯人其实可以在最后一刻供出犯罪计划、逃过因杀人而被判处的死亡绞刑,但他选择留下一份供词赴死,自嘲“究竟是法律谋杀了我,还是我杀了我自己”作结,延续了作者冉威尔小说中惯有的《黑色》幽默性格,留给读者无穷余韵。本篇英文原名,按字面意义直译即为“欺骗绞架”,但究竟是谁骗了谁呢?或许是犯人将自己骗上了绞架吧!
、在英国伦敦中西部,与泰晤士河平行,以其旅馆和戏院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