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惊吓
他们在出发前,已经做足了功课,查到了很多绿萝山的资料,对绿萝山有了一个非常细致的了解,也对绿萝山的偏僻和荒凉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四个人真正进入绿萝山区的时候,还是有些吃惊。
绿萝山就像一块悄无声息的死地!
长途车在小站上丢下他们继续前行,很快就在山脚转弯处消失了,此时,万籁俱寂,极目而望,只有莽莽苍苍的群山,不见半个活动的人影,也没有一点儿声息。他们四个人互相望了望,温崇军就摆出了大哥的样子,寻到一条上山的小路,然后就一挥手说:“走吧。”
三个人连忙跟上去。
他们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头上,再往前看,峰峦叠嶂,没有尽头。沈亦婕甚至有些怀疑了:“这山里真有那个神秘的遗址啊?”温崇军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根据我的分析,那个遗址应该就在这群山环抱中。天不早了,咱们也别太累,就在半山腰那块平地上休息宿营。”说着,他就指了指山谷中一块较为平坦的草地。
肖一楠这才明白,温崇军和沈亦婕是有备而来,是为了寻找某个神秘遗址,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这几天,他都在琢磨怎么讨好沈亦婕,怎么实施自己的计划,连相关知识都是林炜从网上搜来简单告诉他的。他悄悄问林炜:“你知道他们说的遗址吗?”林炜迷茫地摇了摇头。他又追上沈亦婕,悄悄问她:“你们要找什么遗址啊?”
沈亦婕小声告诉他说,这是温崇军的一个推理。温崇军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唐朝的史书,结果发现很多唐朝的史书上都提到了一个神秘的悬案。安史之乱时,有个大将带着几万大军前去迎敌,结果走到半路就神秘消失了,从此再无消息。既没有和安禄山的部队交锋,又没有遇到意外的天灾,就那么人间蒸发了。很多历史学家做过考证,都没有一点线索。温崇军却推断说那些人有可能是不满唐朝的统治,也不愿参与战争,就逃避到绿萝山中来了,他确信山里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山谷,也一定会有先人生活过的遗址。
肖一楠笑笑说:“我怎么感觉像是在听探险小说呀。崇军不应该在咱们公司当技术支持,应该去写探索小说,没准儿还能火呢。”
沈亦婕小声说:“我是不懂这些,也不感兴趣,就喜欢瞎走瞎看。”她想了想,又接着说:“这事儿呀,也难说。有时候啊,还就是偏执的人才会有重大发现。但愿他不会白来一趟吧。”
就在他们两个人说话的工夫,林炜已经超过了他们,先赶到了那片平地上。他放下背囊,选好了地方,拿出行军铲就忙活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那片地就被他给铲平了,他先支好了帐篷,又帮着大家都支好了,就垒好了锅灶,温崇军说他去打水,林炜到树林里捡枯枝,肖一楠和沈亦婕留下择菜。
刚进山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吃青菜。他们带来了很多青菜。虽然没办法炒出味道来,但还是要和米一起熬。喝过了菜粥,天已经很晚了,他们也累了,就各自回帐篷休息了。
肖一楠钻进帐篷,就想给沈亦婕发个短信,问她愿不愿意出来看星星,但手机没信号,短信发不出去。他探头往帐篷外面一看,见林炜正坐在那里发呆,不觉问道:“林炜,你怎么还不睡啊?不累啊?”
林炜说:“我觉得这天要下雨。我再看看,你先睡吧。”
肖一楠也钻出了帐篷,却见不远处沈亦婕和温崇军的帐篷里都安安静静的。他小声问林炜:“他们没出去吧?”林炜摇了摇头,说他没注意。两个人就不说话了,坐在那里各自想着心事。
忽然,天空中闪过一道电光,把整个山谷都照亮了,接着,“咔啦”一个惊雷,山川震动,然后就是满耳的雨声。肖一楠和林炜忙着钻进各自的帐篷。
肖一楠探出头嚷着问道:“林炜,不会暴发山洪吧?”
林炜大声说:“没事儿!这种雨来得快去得快!而且咱们的位置好,发了山洪也冲不到咱们!你就踏踏实实地睡吧。”
果真,半个多小时后,雨就小了。
肖一楠安下心来,正要睡着,却听“咣当”一声响,接着就是“咣咣当当”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滚进山谷里去了。他忙着探出头来问道:“怎么啦?”
沈亦婕手足失措地喊道:“哎呀,不好了,我不小心把锅踢出去了!”
饭锅在沈亦婕的帐篷里放着。谁知道她睡觉这么不老实,还使了这么大的劲,把饭锅踢出了帐篷,还踢到了六七米外的山坡上,顺着山坡就滚下去了。没了饭锅,连饭都做不成了,还怎么探险啊?
几个人忙着爬起身来,披着雨衣钻出帐篷,拧亮手电照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饭锅的影子。林炜说,他听到那声音像是滚进山谷里去了,看来只能下到山谷里找了。他们本来想留下沈亦婕,但沈亦婕说她自己留下害怕,干脆就都下去吧。四个人互相搀扶着,沿着湿滑的山路一点点溜下山坡,下到了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