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说到做到。
小小日本在1893年就已经有了二千零三十九英里铁路!到1903年更将增加到四千四百九十四英里。
更重要的是,器物的变革的背后,隐藏的是制度的转变。1886年,日本明治维新。187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效法西洋列强的新学制,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西式教育制度,力图向世界接轨。虽然国家草创,物力维艰,但日本政府仍在十年内努力将国家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七用于教育。如果你到当时的日本乡村去旅行的话,你就会发现,当地最漂亮的建筑绝非村政府,更非官僚私宅或巨商别墅,而是小学校!
当此风潮之下,老的精英纷纷出国,开拓眼界,新的精英更是削尖脑袋努力汇通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日本人借助外国顾问的帮助,迅速建立了包括海军大学在内的一大批现代军事教育机构。从而在人才的竞争中占得上风。
明治五年,日本就开始推行国民兵役义务法。至甲午战前,日本已形成较完善的,现役、预备役、后备役三级配置。常备兵力为七个野战师团(七万五千人),后备兵员十六万。更重要的变革发生在1878年,这一年,在德国顾问雅可布?麦凯尔的指导下,日本组建了自己的参谋本部,在现代军事制度转型上跨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军事如此,政治上亦然。
1885年,日本实行了内阁制。
1889年2月11日,日本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第二年,日本人正式启动了自己机的国会:大日本帝国议会。
李鸿章看得真切,“大抵一官办一事,大官少,小官多,最为得法。”而中国呢?“一部二十四史,自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更不复见此等制度……至于今日,高资华选大半养望待迁之官,尤有甚于荀公曾颜清臣之所议,如此事何由治?”
而日本人早不满足于形式的改变。
正是这一年召开的第一届帝国议会上,山县有朋大谈了他的“主权线”与“利益线”理论。“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是守卫主权线;第二,是保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也。何谓‘利益线’?即于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山县坦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仅仅防守主权线是不能维护国家独立的,一定要同时保卫利益线。否则,日本就不可指望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之国家。
为此,日本要随时准备与任何列强拼抢朝鲜。所以,陆军要扩充,海军也要扩充!
这就验证了一句老话:大部分战争的胜负,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确定了。
但是,当我们将视野再放宽,超越单纯的中日比较,就会发现,在这个时期,真正取得伟大业绩的国家不是日本,而是德意志与美利坚,正是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伴随着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陆权国家的潜力进一步得到开发,世界权力对比终于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