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平衡手:大英帝国盛衰启示录(23)

时间:2015-12-01 09:57:25 

错位中的悲剧

在俾斯麦这样的战略大师看来,此种局面下,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却可以海阔天空。德国其实并不需要一定和英国结盟。因为,在一个讲求强权的世界里,条约在国际间往往只是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形同废纸。对此,大英帝国自己最有发言权,所以帕默斯顿在1848年才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故而在俾斯麦看来,形势比条约更重要,而战略形势的形成,虽有超人身的成分,但亦可以靠高明的战略运作来实现。所以只要靠巧妙的战略运作造成有利于德国的均势形势,英德双方不难达成战略共识,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联盟关系。

再进一步说:

第一,任何国家都想保持最大的战略机动空间,只有无知者才会作茧自缚。我们不能期待英国人都是无知者。

第二,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本国的安全与利益是最高目的,所以不能指望英国发扬风格,为德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最后,更要考虑到英国的另一个苦衷,那就是要面对日益发达的媒体的煽动性报导的民间影响。故而,德国无需也无法追求结盟,只需像俾斯麦那样运作均势即可。

但是,威廉二世却不这样认识世界。他讨厌无止境的均势运作,希望短平快的实现德国的恒定和平与光荣,所以他决定逼迫英国与之结盟。而故事的起点,竟源自皇家海军的主动提醒。

1897年6月,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执政六十周年,英国人举行了盛大的阅舰式。作为陆强的德国在海上此时却一穷二白,只能派出老旧的巡洋舰“威廉国王”号出席。结果被英国舆论讥嘲为对大英帝国的不恭。此举令敏感的威廉极其不爽。于是威廉决定让其心腹,海权派代表提尔皮茨出任海军大臣。但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却不是旦夕之间可以形成的。

次年8月,登基一年多的威廉二世被邀请以名誉海军元帅的身份,率领一支德国舰艇分队,出席英国皇家海军在怀特岛外斯皮特海德洋面的阅舰式。此行威廉二世虽然精挑细选了最上档次的德国军舰,但任不免与英国皇家海军产生了壤霄之别的反差。

以往史家行文及此,往往只是简单的强调威廉二世的虚荣心,接着一跳就是德国扩充海军,再跳就是德国自寻死路,挑起一战。但是,这样简化历史,却不免忽略了两个问题:

第一,威廉二世个人的虚荣心与国策制定之间,以及国策制定与国策施行之间,是有着巨大差别的。纵然是德意志大皇帝也是不能独断专行的,威廉二世可以罢免俾斯麦,但无法取消相权,这才是关键。

第二,威廉二世并不想与英国为敌,这是又一个关键点。

事实上,德国人通过这两次阅舰式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逼迫英国结盟的捷径。很显然,这次阅舰式的实质是大英帝国的一次战略炫耀,而德国的战略家们很快从这炫耀中发现了大英帝国最自负的东西——海权。而这发现又很快被大洋彼岸的一位学者的理论所证明。这位学者就是马汉,其理论即鼎鼎大名的“海权论”。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192021222324252627..30下一页

相关外国历史

美图欣赏

外国历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