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怎么说,西夏文字最终还是造成了。宋景祐四年(1037),十二卷、共六千多字的西夏文字创制完成,李元昊审阅后,下令将此文字尊为“国字”,颁行全境,今后所有的公文都必须用西夏文字书写。满朝大臣上表歌颂新文字的诞生,李元昊心里也美的不行,将广运三年改为大庆元年,以示庆祝。
顺便说一句,沈括《梦溪笔谈》里对西夏文字的创制过程描写的十分详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所谓的“遇乞”,很可能就是野利仁荣,只不过沈括把他的名字搞错了而已。
再顺便说一句,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野利仁荣死后,李元昊三次前往吊祭,并大哭说:“为什么要这么快就夺走我的股肱之臣呢!”(何夺我股肱之速也!)他下令厚葬野利仁荣,赠之为富平侯。西夏天盛十四年(1162)八月,夏仁宗李仁孝又追封野利仁荣为广惠王,“褒其制蕃字之功也”。这些事实都证明,野利仁荣对于西夏文字的创制,是做出了极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