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证词:我眼中的秦朝(44)

时间:2016-09-11 01:49:21 

北逐匈奴(2)

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她跟人一样,也有性情。

有时,她冷若冰霜,象一位公正严明的法官。

有时,她睿智深沉,象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

有时,她端庄娴雅,象一位知书达理的闺秀。

有时,她又狂躁不安,象一群昼伏夜出的黑社会。

而所有这些,不管是法官、长者、闺秀,还是黑社会,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原素加以解释,那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何谓偶然性?

有一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到达罗马是必然的,但到达罗马的方式并不一定非得乘坐波音747才可以,这就是偶然性。

这种偶然性就如人生的戏剧性一样。因为戏剧性,所以迭宕起伏;因为偶然性,所以峰回路转。

某种意义上说,导致秦始皇伟大的开疆拓土运动的,正是这种偶然性的搓合。

历史其实很喜欢开玩笑。

关于卢生下海寻仙,其结果估计和徐市一样,也是象雾象雨又象风,什么也没捞着。不过,卢生的诈骗手段似乎要比徐市高明一点,仙人当然捞不着,但他捞着了意外的收获。

这就是“亡秦者胡也”的谶书指示。

本来秦始皇一提起匈奴二字,眼皮子就直跳,早就想收拾这些不懂规矩的东西了。这下倒好,远在天边的神仙竟然也知道了匈奴的事,这让秦始皇由担心变成不安:

胡不就是北方的胡人嘛,南方的少数民族估计也要姓胡。

当然,这是只属于秦始皇一个人的荒谬的逻辑。我说过,伟人也是人,也会犯错误,甚至是低级错误,秦始皇在历史上就犯过类似的错误。

想当年,嫪毐作乱的时候,秦始皇不但灭了嫪毐一族,且把天下姓嫪的也一并送进了鬼门关。当时他的惊人理论就是,嫪毐不是东西,天底下姓嫪的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就叫倒霉摧的,对于姓嫪的人来说。

按这个秦氏逻辑,远在南方的南越注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史书在叙述“亡秦者胡”与对匈作战之间,将这两者按前后顺序作了排列。依作者之意,似乎是在暗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但不一定是指因果关系。打击匈奴,当是秦始皇的即定政策,这属于必然。但在具体实施行动的时间点上,卢生不期然撞了大运,暗合了秦始皇的心思。

这就是偶然性。

秦始皇有可能还会往后推迟这一军事行动,等国内的事情进一步趋向有章可循时再说,但卢生带来的偶然因素,让秦始皇有了火烧眉毛的感觉,他不得不提前采取行动。

于是,一支肩负着神圣使命的部队,就此出发。

统帅这支部队的将领,就是蒙恬。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404142434445464748..86下一页

相关中国历史

美图欣赏

中国历史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