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凡原名陆慧卿,宁波鄞县人,复旦大学毕业,抗战中曾任中共横沔(沙家浜)区委书记,1941年7月牺牲。
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经严密考证得出结论,沙家浜镇文化站站长发现,朱凡与“阿庆嫂”有多处相似点。
阿庆嫂原型众说纷纭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要是这首曲子响起来,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就会忍不住哼唱起来。
《沙家浜》中“智斗”这场戏,深受人们喜爱。舞台上的阿庆嫂是经过艺术加工塑造的。有关阿庆嫂的原型一直有多种说法,有人说阿庆嫂是常熟当地曾任妇女部长、经常捐钱捐物慰问战士们的老妈妈范惠琴,还有人说阿庆嫂是常熟开过茶馆的陈关林烈士的妻子陈二妹。
猜测来猜测去,都是围绕常熟当地人的,这又怎么和宁波籍女烈士朱凡沾上边了呢?
1941年被日军残酷杀害
在《虹口区志》里有这么一段记载:
朱凡,原名陆慧卿,生于宁波鄞县,小时候举家迁居上海。先后在上海启秀女中和务本女中就读。初中时代,她投入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救亡运动。入高中后,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她走在上海学生请愿队伍的最前列。全面抗战爆发后,陆慧卿先后在清凉寺难民收容所和上海女青年会主办的难童教养所工作。
1938年,陆慧卿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雪影社”做救亡工作,义务担任夜校教员。此时,她改名朱凡,她自己解释:“朱,红色,代表革命,我要做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1940年秋,朱凡参加了江南抗日义勇军,至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民主游击区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至苏州任中共横沔(沙家浜)区委书记。1941年,朱凡任中共辛莫区委书记。7月,日伪大规模“清乡”,朱凡负责反“清乡”斗争。在工作途中遇上日军,不幸被捕,被捆系在急速行驶的汽艇后活活拖死。朱凡牺牲后,沙家浜男女老幼集体出动,在昆山湖找了三天三夜,但没有发现她的尸体。
新华社等媒体是这样介绍朱凡最后的悲壮遇难的:1941年,日本侵略军对沙家浜地区进行“清乡”。7月,在一次“清乡”中,朱凡为了掩护群众撤退,被日本兵抓住。当时目击者讲,两天后,日本兵在昆山湖把朱凡双腿绑在两艘汽艇上,活活撕开,朱凡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朱凡确与“胡传魁”智斗
《虹口区志》里没有写朱凡是否毕业于复旦大学,但是复旦大学校史馆有一段资料说,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至少有1/3的原型源自复旦学子朱凡。
为什么确认朱凡就是阿庆嫂的原型?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是经过严密的考证得出的结论。当时他们注意到剧中的一个细节,就是剧中的“本地人”刁德一不认识阿庆嫂这个人,“这就说明阿庆嫂不是我们常熟人,一定是个外地人。”
曾经从事该项研究的沙家浜镇文化站站长徐耀良也说:“我们在朱凡身上发现了许多与阿庆嫂之间惊人的相似点。”
据他介绍,在剧中,阿庆嫂是沙家浜镇的党支部书记,而朱凡当时就是沙家浜区委书记,二者存在相似性。当时沙家浜是上海敌后抗战的大后方,所以沙家浜甚至于整个江苏省,抗战队伍中上海人都占了相当比例。当时,上海党组织归江苏省委管辖,朱凡也是上海党组织派到沙家浜工作的。1939年,朱凡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被党组织派到沙家浜任区委书记,组织当地的抗日斗争。
徐耀良说:“最让我们感到深信不疑的是,朱凡确实与剧中人物胡传魁的原型胡肇汉斗争过。”1939年,胡肇汉仗着“十几个人,几十条枪”经常到沙家浜抢东西,只要胡肇汉一到,沙家浜的商家都要被洗劫一空,而朱凡当时的工作区域恰好是胡肇汉经常率兵抢劫的地区,朱凡的确与胡肇汉屡次展开“智斗”。
经当地党史研究人员严密考证,确认阿庆嫂的原型就是朱凡烈士。
选自《东南商报》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