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陈百万在朋友家里喝了酒回来,看见小儿子带着孙子们在读书,老婆带着大媳妇和二媳妇在绩麻,各个工场里的人都在埋头干活,一派兢兢业业的气象。乘着几分醉意,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这样写的:百代常知足,万事不求人。他把百万两个字嵌在里面,知足常乐,求人不如求己,愿子子孙孙记住这个古训。
这时一阵锣响,一顶轿子远远而来,前面有两个衙役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他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跪在地上,口中喊着“小民叩见大老爷”。县官大老爷下了轿,看了看对联问:“这对联是你写的吗?好!好!”不等陈百万回答,上轿扬长而去。
第二天,有两个衙役盛气凌人地来到陈家,一个叫做唐威,一个叫做宋武,他们递给陈百万一封信:“我们老爷说了,县城的城墙要重新建造,前任县官造好了预算,征集了钱粮,可现在上面说要加高两尺,我们老爷不想惊扰百姓,要你家协助修建。老爷说,一不要你们出钱,二不要你们出粮,三不要你们出工,只要你们把城墙加高就行了。我们老爷说,你们家万事不求人,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说完转身就走。陈百万知道这一次大祸临头了,只怪自己昨天鬼迷心窍,夸下那样的海口,世上没有人敢说万事不求人,自己太狂妄了。自己一介草民,在县官手上,还不是要你圆就圆,要你扁就扁?都是这副对子惹的祸。他冲出去要撕对子,被三媳妇巧妹拦住了:“爹爹,不要怕,有我呢。”她让木匠师傅用两块木板把对联刻上去,说这样才便于张挂。陈百万张口结舌,这不是要气死他吗!但事已至此,只能让她折腾。
第二天,唐威和宋武又来了,巧妹不等他们发话,拿出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东西递给他们:“你们把这个交给县太爷,他一看就会知道的。”唐威和宋武将信将疑地回去了。一家人都捏着一把汗,巧妹告诉大家,她给县太爷的是一只做砖的模具。她在平常的尺寸上加高了两分,窑主用这种模具做砖不需要增加工钱,一层砖厚两分,十层砖厚两寸,一百层砖就加高了两尺,原料虽然有增加,不过来得容易,其他就不用加任何费用了。听她说完,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但是祸事还没有完。半年以后,县太爷又捎来了话,说是感谢陈家献计献策,现在城墙修好了,不过要祭拜城隍,需要两枚公鸡蛋,请陈家务必送去。这一下陈百万彻底绝望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公鸡生不出蛋,三媳妇再能干也没有变化的法术,这一次,他被县太爷逼上了绝路。巧妹还是那样不慌不忙,她轻轻地说:“爹爹,你放心,天不会塌,山也不会崩。”她提高了声音对大家说:“县太爷说公鸡能下蛋,那么我们爹爹就会生儿子。”她又对陈百万说:“您放心去坐月子,我们保证好饭好菜服侍您,让您奶水充足,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
她这番话说得众人哭笑不得。她让丈夫去写请帖,三天之后举行汤饼大会,务必要把县里的名流都请到。县太爷那里不要发请帖,他肯定会不请自到。又让两位哥哥去送请帖和联系戏班子,在大门口摆上戏台。大家云里雾里,不知道她唱的是什么戏,不过她是当家人,也只能听她的。请帖是这样写的:“家父临盆,喜得双麟,聊具汤饼,敬请光临。”相信每个接到请帖的人都会笑脱牙齿,但是,他们不可能不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怪事,谁不想瞧个稀罕?
其实,县官不是什么坏心肠,相反,他是新宁县历朝历代最好的官。他名叫李尚卿,小名李蛮牛。就拿日常开销来说,他都是从家里拿银子,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贫穷人家。不过这人做事爱较真,前段时间看见陈百万打出“万事不求人”的旗号,心里就非常气愤。自古只有为富不仁的人才敢说“万事不求人”,你不求人,那肯定要人求你了,你就可以盛气凌人、作威作福了。他出了一个修城墙的难题给陈百万,哪知被轻易化解了,这一次他又出了一个更难的题目,如果陈百万拿不出公鸡蛋,只要到衙门里来认个错,接受教训就行,他一不会打板子,二不会罚银子。可哪知道,衙役禀报说陈百万家闹开了男人坐月子,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县官决定去看个究竟。
李县官一不带衙役,二不坐轿子,混在人群中慢慢走来,只见陈家门前扎了一个三尺高的戏台,上面铺着红毡。戏台对着大门,大门用一块红布遮着,看热闹的人都挤在戏台周围。
负责接客的陈家兄弟一眼就认出了李县官,连忙把他请到上座。红布掀开,仨妯娌端着盘子鱼贯而出,大媳妇端的是茶,二媳妇端的是酒,巧妹端的是蛋。茶是用老姜和红糖熬的月婆茶,酒是加上糖的糯米酒,蛋是染上红色的煮鸡蛋。她们端的都是普通人家生下儿子时招待客人的点心,看来,他们家是假戏真做了。李蛮牛干脆装糊涂,骑驴看唱本,走到哪里看到哪里。他喝了茶,吃了酒,却不接鸡蛋。巧妹说:“大老爷以为这是公鸡蛋吧?你怕吃下去就说不清了?你放心,这是平常的鸡蛋,你可以拿回去慢慢吃。”她又说:“世界上的公鸡生不出蛋,但是我家爹爹却生下了两个儿子。”她把红布一拉,正门大开,只见门两侧挂着一副木雕的楹联,她指着楹联最下边的四个字,“我爹爹生的儿子在这里,一个叫做积善,一个叫做感恩。”把那副对联一读,意思完全改变。上联是“百代常知足积善”,下联是“万事不求人感恩”。陈百万从里面慢慢走了出来,拜在李蛮牛面前:“大老爷大驾光临,请恕小民怠慢。自从大老爷来到本县,为民造福,四境安乐,小民积善之愿、感恩之情已久,托大老爷之福,顺利诞生。为使小儿平安成长,小民愿捐献良田百亩,白银一千两,用以修建学堂和孤老院,请大老爷查收。”巧妹同众兄弟一起拜在李蛮牛面前:“大老爷明察秋毫,不会与小民一般见识。俗话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李蛮牛一一把他们扶起,说:“我今天来得匆忙,没有带礼物,秀才人情纸半张,我给你们写一句话。”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
一场祸事烟消云散,陈百万和李蛮牛不打不相识,这之后成了好朋友。巧妹的儿子在李蛮牛的提携下,少年得志,后来投笔从戎,成为国家栋梁,巧妹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至今,他们一家的故事仍然在新宁县百姓当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