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站在大地上,向北,无论我们从哪里出发,都能与长城相遇。长城屹立在大地上,是我们必然相遇的事物。如果一个人对长城一无所知,那么,长城的存在一定会令他深感惊异和疑惑——它为什么总会横亘在我们的道路面前,难道它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长城是最高的城墙,它占据着山脉最险要的位置,像山脉一样剧烈地起伏。面对长城,我们的目光永远向上。2000年里,人们面对长城的姿态从来没有改变。对于所有人,长城都是无法超越的事物。
作为历史上最早的长城,齐长城最初是从河堤防洪工程脱胎出来的。管仲曾经在《管子》中写道:“五害之属,水为最大”。但谁也没有想到,那些高高低低的堤坝,后来成为阻挡入侵者的堤坝。我们从《左传》中得知,公元前555年,在晋国的号召下,诸侯的联合部队向齐国发起攻击,齐灵公“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堑壕里挖出泥土附在堤防上,加高堤坝以防入侵之敌。这些泥制建筑,实际上已经具有了长城的性质。
长城起源于堑壕的说法在学界尚有争议,在长城史上,堑壕身份可疑,尚未经过专家的验明正身。但是至少,堑壕战对于统治者的启发是巨大的,那些隆起的土墙,成为他们抵挡敌军箭矢的最好盾牌。它们是原始意义上的城墙,是长城的雏形。
横亘在各国间的长城,最终没能挡住秦国军队的马蹄,它们的消失就像它们的耸立一样令人不可思议。秦国像一只胃口巨大的怪兽,坚硬的长城只能使它的牙齿变得更加锋利。它用铁制的牙齿咀嚼那些砖石,它的身体在各种残骸的喂养下茁壮成长。对于历史这个势利眼而言,齐桓公的伟业很快被遗忘了,一场更加宏大的事业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秦始皇废除了建立在各国间的长城,却制造了更大的长城,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把自己的帝国包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