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凛冬将至(3)

时间:2015-11-18 09:51:34 

据记载,当时欧洲人的日子很难过,有位英国牧师在日记中清楚地记载了气候影响导致的艰苦时期:“季节寒冷,日子艰难,玉米和商品的价格上涨,找不到工作……”当时,人们还发现,一向美味的葡萄口感变酸了。追究原因,是由于天气变冷,日照减少,温差变小,以致葡萄里的糖分含量过少。由于连年的饥荒,这一时期欧洲的人口急剧减少。

那时,整个世界都很冷。在英国,连泰晤士河都被冻住了。而差不多同一时期,一位名叫谈迁的中国历史学家,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当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11月,吴江运河冰厚3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了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根据谈迁的记录能够看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20世纪50年代华北最寒冷的冬季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动,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的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根据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暖湿期,大部分是国家统一的强盛时期,相反,干冷期则大多是国家分裂、政治多元时期——天寒地冻,骁勇的北方游牧民族活不下去了,只能南下抢钱、抢粮、抢地盘。

例如,崇祯是个勤勉至极的皇帝,本不应该成为亡国之君,但他确实没赶上好时候;又如,1127年,北宋亡于金;1279年,南宋亡于元。辉煌灿烂的两宋经济文化,在严寒的历史中化为两个冰凉与怅然的句号……

遥想当年,那些在寒风中身心颤抖的汉人,恨不能朝太阳吼一嗓子:你就不能热乎一点吗?后羿能射日,灭掉多余的太阳,但又有谁能振作一个蔫乎乎的太阳呢?

以当前人类日新月异的科技,15年后,或许地球人能够有效撞击一次太阳,让太阳活跃起来,改变小冰期。

但是,以人类今天的文明成就,又怎么会惧怕小冰期呢?事实上,每一次凛冬来临,都在冲击着、逼迫着人类更上一个台阶:在17世纪那个小冰河期,欧洲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新耕作制度以促进农业产量提高;而在中国,人们依赖高产量、高热量的从美洲引进不久的抗旱高产作物,如土豆、玉米和红薯,减少了大量人口的损失。

美国电影《后天》中,严寒摧毁了纽约,人们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在影片的最后,获救者之一,紧紧抱着他不愿意烧掉的经典著作。这无疑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再严酷的环境下,也不要放弃精神的力量,以及知识的力量。

这方面,要向北欧人致敬:这么一片寒冷之地,却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的模范,也就是说,极为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磨砺出了他们卓越超群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旦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每个人都像光芒四射的小太阳。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读者校园版15年第19期

美图欣赏

读者校园版15年第19期排行榜